09/02/2024 - 20:21

中共党媒人民日报2月2日刊文“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随即遭众多大陆网友在社群网络上 冷嘲热讽。几天之后的2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上号称:放眼全球,仍然是中国“风景这边独好”。

 

据报道:习近平说,一年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果断实行新冠疫情防控转段,推动经济恢复发展,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就业、物价总体平稳,放眼全球仍然是“风景这边独好”。

他还说,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基本完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新的步伐。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巩固良好政治生态。

习近平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以赴应对自然灾害和推动灾后恢复建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中央社记者台北9日报道:在经济成长放缓、青年失业率大增的背景下,2023年开始,北京雍和宫成了许多中国年轻人祈求毕业和找工作顺利的热门地点。有媒体报导形容:年轻人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祈求2024年能顺利毕业、找到合适的工作李小姐在上海的大学毕业后曾经工作5年,但能找到的工作要不是严重加班,要不就是薪资太低、只能兼职等。 去年底,她考上北京一间研究所,希望藉由学历更上一层楼,有助于增加自己求职的竞争力。

李小姐告诉中央社记者: 大环境来讲,2024年不会比我2018年大学毕业时更好,现在博士都难找工作了,她在北大中文所博士班就读的同学都有心理准备,毕业后能到以理科为主的非重点大学教中文就不错了。

2023年,中国疫情解封后,16到24岁青年的失业率接连3个月升破20%,中国国家统计局宣布暂停公布数据。半年后,官方公布,剔除在校生,去年12月的青年失业率为14.9%。 李小姐认为,这个数据“有点假”,因为大环境真的不好。 她身边的朋友有工作的,说不上满意现况;没工作的,大多想着出国。

 30多岁的沈小姐则是属于那个“在限制中积极作为”的人。 从事出版业的她,形容自己的工作是“一直被盯着的状态”,在各种审查制度及自我审查之下,一边做事一边感受阻力;打算出版的书,题材乍看很正常,但必须考虑 是否能把握得好政治风向。 这种情况已经延续几年了,她预期2024年也一样,“『紧』跟『更紧』的差别不大”。

2022年底爆发抗议疫情封控的白纸运动,很快被当局压下,让沈小姐意识到“要改变大环境很难”。 不过,身边很多朋友跟她一样,在紧缩的社会政治气氛下,他们决定“更关注自己手上可以做好的事。 她们认为,要政府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很难,要放松政治管控更不可能,2024年,中国图书业面临政治和经济双重压力,她们盼望至少在行业经营环境上,可以不要那么令人沮丧。

中央社评论说:“历经充满转折的2023年,中国年轻人的盼望都很务实,对政府的期待也很卑微 。”

习近平说中国“风景这边独好”,不可能看到民众对此的真实反应。但党媒人民日报2月2日刊发对德国共产党国际关系书记科佩(Renate Koppe)的专访文,形容中国“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却招来冷嘲热讽。有人呼吁官媒“继续吹,不要停”,形容人民日报“真是一份好报纸!”还有网友调侃:“在社会主义国家,只要不炒股、不买基金、不买房、不创业,日子都过得轻轻轻松,生活蒸蒸日上,左手拿着奶茶,右手拿着手机。正如人民日报所说 :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作者: 肖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