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为「废死之父」巴丹戴尔举行国葬 终其一生替生命辩护 - 要闻解说

法国今天在巴黎旺多姆广场法国司法部门前为5天前2月9日过世的被誉为「法国废死之父」的前社会党司法部长、律师罗伯特·巴丹戴尔举行国葬。巴丹戴尔将其一生的每一秒都投入到为正义而战、为基本自由而战。废除死刑将永远成为他留给法国的遗产。
此前,巴丹戴尔的遗孀表示不希望看到勒庞与梅郎雄两位极端政党党魁或阵营人物出席国葬仪式。法新社指出,伊丽莎白-巴丹戴尔和她丈夫一样,一直对极端主义进行直言不讳的批评,她与极右翼作斗争由来已久。但最近她也谴责法国极左派的"伊斯兰-极左主义"抬头,并指出,法国不屈服党对反犹主义的抬头负有“巨大”责任。
法新社写道,巴丹戴尔1928 年 3 月 30 日出生于巴黎的一个从摩尔多瓦移民来的犹太家庭。在学习文学和法律并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学位后,成为巴黎律师协会的一名律师。随后,作为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的联合创始人,他曾为媒体或商界名人辩护,偶尔也会在刑事法庭上为罪犯辩护。巴丹戴尔的身材笔直、眉毛浓黑,1966 年与哲学家伊丽莎白·巴丹戴尔(她的娘家姓为布卢斯坦-布兰切特)结婚,并育有 3 位子女。
巴丹戴尔生前作为社会党总统密特朗的国玺守护者,他于在1981 年 10 月 9 日颁布了废除死刑的法律,当时法国大多数人都支持这种最高刑罚。
事实上,作为《欧洲人权公约》倡导国,以及作为设立欧洲人权委员会和欧洲人权法院倡导国之一的法国,在1981年弗朗索瓦·密特朗组成新政府以前的若干年里,却是欧洲共同体内唯一适用死刑的国家。尽管法国宗教组织和左翼人士一直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在为废除死刑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但包括当时的总统和司法部长在内的政治家们却固执地用“民意”守护着他们的政治本钱。
对此,巴丹戴尔清醒地看到,“做出废除死刑的选择已经完全是一个道义范畴的问题,但是,做出废除死刑的决定则是政治性质”。
据法新社回顾说,巴丹戴尔反对死刑的斗争始于 1972 年 11 月 28 日的今天早上:他的一位客户罗杰·邦坦普斯 (Roger Bontemps) 刚刚被处决,他是一起致命劫持人质事件的同谋。
2021 年,巴丹戴尔向法新社宣称,这“让人对你的正义愿景产生质疑。那天早上黎明离开监狱时,我向自己发誓,我将一生与死刑作斗争。”
如今,在法国,巴丹戴尔虽因他在法律生涯中的人文主义而受到尊敬,但他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位令人“讨厌”的律师,因为他对罪犯的态度被认为是宽纵的。
最著名的例子是:1977年,他为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儿童杀人犯帕特里克·亨利免遭死刑。 这一判决引起了社会愤怒和不理解。此后,又有五名男子在他的帮助下逃出了断头台。
从那时起,巴丹戴尔经常在辱骂声中下走上法庭的台阶,并收到恐吓信。巴丹戴尔坦承“对于公众舆论来说,我是刺客的律师。” 但对巴丹戴尔来说,自己是正义中的正义。
巴丹戴尔在担任司法部长期间(1981年至1986年)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取消国家安全法院和武装力量常设法院(1981年8月); 废除“反对打砸抢”法律和将同性恋作为轻罪的规定; 取消监狱中设立的高度安全区; 扩大协会在追究反人类罪和种族主义犯罪中的诉权(1985年1月); 他还提议研究和提交刑法典(拿破仑法典之一)修正案, 这项修正案虽经部长会议于1986年通过, 但由于1986年议会多数发生了变化,该修正案并未最后提交立法通过。
巴丹戴尔离开政府后,还曾担任宪法委员会主席长达 9 年。作为1986年到1995年间宪法委员会主席,他因为执着斗争于取缔死刑和让失足者融入社会而声名鹊起。同时他还废除了关于涉及未成年人同性性行为的刑法条款,并发表了著作《新刑法》。
此后,巴丹戴尔仍然非常活跃,在 2000 年代致力于联合国改革,并在社会党总统奥朗德任期内致力于劳动法改革。
巴丹戴尔辞世那天正是法国国家司法学院学生宣誓就职仪式的日子,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学生一起为他默哀一分钟。马克龙盛赞巴丹戴尔是“世纪人物、共和良心、法国精神”。
享寿95岁的巴丹戴尔在世时也是众多历史和政治评论文章和书籍的作者。 例如《执行死刑》(1973年)、《自由、自由》(1976年)、《孔多塞——政治知识分子》(与夫人伊丽莎白.巴丹戴尔合撰)(1988年)、《自由和平等》(1989年)、《共和国监狱》(1992年)。罗贝尔·巴丹戴尔是法国废除死刑的象征,其回顾为在法国废除死刑而奋斗的历程的著作《废除死刑》于2000年获得费米纳评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