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友學校正面仿巴洛克建築,山頭上有國旗及國民黨旗、印度警察及樂儀隊、花草及鶴的泥塑主題,兼具中西文化特色。(中央社檔案照片)
睿友學校正面仿巴洛克建築,山頭上有國旗及國民黨旗、印度警察及樂儀隊、花草及鶴的泥塑主題,兼具中西文化特色。(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網站)2009年(民國98年)3月15日:金門金沙鎮碧山村的睿友學校,為縣定古蹟,縣政府計畫斥資新台幣1100萬元整修,已完成調查研究與修護規畫。

19世紀後僑民往南洋謀生,受西洋觀念影響,深知國弱民貧的關鍵在於教育落伍,因此除了在家鄉興建閩南傳統大厝、洋樓外,也創辦學校讓年輕子弟受教育。

建於1936年的睿友學校,是從碧山村到南洋經商發跡的陳睿友設立,供家鄉子弟免費就讀。1958年安瀾國小建校後,睿友學校校舍一度用為村辦公處,後因年久失修而荒廢,2006年公告為縣定古蹟。2012年完成修復,現為藝文展覽空間。

想看更多睿友學校的照片,立即到中央社影像空間。11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