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照護有益個人健康 醫學會:還能助永續發展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5日電)完善腎病照護不僅有益個人健康,台灣腎臟醫學會指出,也能降低社會負擔,減少環境資源浪費,有助永續發展;不過,逾96%腎臟病患者罹病不自知,定期抽血驗尿助早期發現。
國際醫學期刊研究指出,環境和腎臟疾病間會相互影響,外在環境變遷容易增加罹患腎臟疾病風險,而腎臟照護過程中所造成的廢棄物,卻也是造成環境變遷因子之一。
延續國際間對於腎臟病與環境永續的探討,台灣腎臟醫學會提出「腎臟永續健康」觀念,理事長吳麥斯透過新聞稿說明,腎臟病往往伴隨糖尿病、心衰竭等嚴重的健康問題,根據統計,每3名糖尿病患者就有1人可能發生腎病變,若是中度腎臟病合併心衰竭,死亡風險更是常人的翻倍。
吳麥斯解釋,腎臟疾病照護過程不僅會造成患者和家屬經濟壓力,更是醫療體系上的龐大資源負擔,因此及早掌握腎臟狀態,不僅能延緩個人共病發生,更能減少勞動力損失、降低醫療資源的負擔與浪費,有助促進健康、社會與環境3大面向永續發展。
然而,吳麥斯指出,台灣腎臟病盛行率持續攀升、已突破12%,相當於每8名成人就有1人發生腎臟病變。腎臟無痛覺神經分布,若血壓、血糖及血脂控制不佳,容易造成腎臟代謝負擔,形成長期高腎壓,進而引發腎臟功能下降。
吳麥斯說,台灣腎臟病照護資源已相當充足,卻因無定期篩檢習慣,有超過96%的腎臟病患者罹病不自知;腎功能問題需透過血液和尿液檢測得知,尤其是肥胖、糖尿病、65歲以上、高血壓、亂吃藥、痛風、腎臟病家族病史、抽菸等8大高風險族群,更不該因無明顯症狀而掉以輕心。
吳麥斯建議,40歲以上的民眾可善用政府免費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定期抽血、驗尿追蹤腎功能,並遠離三高、抽菸等風險因子,才能及早「存腎本」。
即便罹患慢性腎臟病也不要擔心,吳麥斯表示,很多民眾誤認確診就等同於終生洗腎,其實在現今治療資源下,輕度患者只要及早發現,都有機會延緩腎功能惡化;就算是中重度病程,透過正確用藥,也能降低進入洗腎階段或死亡的風險。(編輯:管中維)11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