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華盛頓2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馬里蘭州州長摩爾(Wes Moore)表示,今天凌晨遭貨輪撞毀的凱伊橋「完全符合法規」;但有部分專家點出,這座1977年完工的大橋是「超大」貨輪時代之前的產物。

馬里蘭州巴爾的摩(Baltimore)的凱伊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今天凌晨1時30分左右遭懸掛新加坡國旗的DALI號貨輪撞上,於短短幾秒鐘之內坍塌。這起事件造成橋上6名工人下落不明,恐是凶多吉少。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儘管目前還不清楚橋一撞就垮是否與凱伊橋本身結構有任何關係,但這起事件已讓它的結構成為焦點,全美各大橋梁的結構健康也被放在放大鏡下檢視,其中有許多被認為狀況不佳。

官員表示,事發前,DALI號貨輪偏離航線且似乎失去動力,曾發出求救信號。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已派遣小組團隊至現場進行調查。

馬里蘭州州長摩爾於事發後表示,凱伊橋「完全符合法規」;但有部分專家指出,這座於1977年完工的大橋是「超大」貨輪時代之前的產物。

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土木暨結構工程學專家巴爾(Andrew Barr)說,相關「影片並未顯示這座橋梁有任何明顯的結構缺陷,但它也沒被設計用來安然挺過被這麼大一艘船給迎面撞上」。

巴爾同時指出,凱伊橋似乎也沒有額外防護基礎設施來緩衝船隻的撞擊。隨著時代進步,貨船噸位愈做愈大,光是過去10年,貨櫃船平均載貨量就增加了約50%。這種情況下,橋梁若沒有額外保護基礎措施,面臨的風險自然愈來愈大。

據美國道路暨運輸界協會(ARTBA)說法,在全美逾1/3橋梁需要維修的情況下,巴爾的摩大橋倒塌事件再次凸顯了美國橋梁整體安全的隱憂。這個協會表示,儘管美國橋梁情況近年來慢慢有所改善,但仍有超過4萬3000座橋梁狀況不佳,被歸列為「結構缺陷」,未來恐有坍塌之虞。

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基礎設施政策系主任蓋迪斯(Rick Geddes)說:「這場災難揭露出美國關鍵基礎設施,是多麼容易受到突發且毀滅性事故及蓄意破壞的影響。 」

他說:「隨著老舊基礎設施進行重建,大家都該把『改善(橋梁)回復力』納入考量。加強保護、預防發生船撞橋的事件必定會變得更加重要。」

美國各地橋梁狀況不佳,正是促使拜登政府推動價值1.2兆美元跨黨派基礎建設法案的動力。這項法案已於2021年獲拜登簽署生效,其中包含1100億美元用於道路和橋梁升級作業。

然而,在可預見的未來,一定程度的風險依舊存在。畢竟,美國每天約有1.67億人次在有著結構缺陷的橋梁上來回穿梭。

至於巴爾的摩坍塌的凱伊橋,拜登今天已表示,他計劃由聯邦政府支付更換這座大橋的全部費用,並呼籲國會給予支持。(譯者:蔡佳敏/核稿:李佩珊)1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