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清明文化論壇上海登場 嚴峻氛圍中訴諸親情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31日電)第11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今天在上海登場,訴諸兩岸親情和共同記憶。上海學者李秘說,「如果沒有親情,兩岸關係將只剩下實力的較量」,希望兩岸民眾珍惜。
在共機持續繞台、陸方加強在金廈水域常態化巡航之際,這場論壇連續多年透過文化議題進行兩岸交流。論壇活動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章亞若教育基金會和中華教育文化經貿促進會共同主辦。
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執行院長李秘致詞時說,兩岸要實現心靈契合,基礎是親情,如果沒有親情,兩岸關係將只剩下實力的較量;兩岸清明文化論壇的宗旨,就是夯實兩岸的親情基礎,本屆主題是「點亮共同記憶 增進血脈親情」。
前總統馬英九即將在4月1日赴陸,並將在4日率訪團於陝西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而在今天的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開幕式活動中,也有「兩岸青年學子祭祀黃帝儀式展演」。
上海市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鍾曉敏致詞時提到,馬英九去年到湖南祭祖的影片在網路上獲得大量關注,她認為馬英九今年去黃帝陵是從「小家」走向「大家」, 這個行程和今天的論壇活動也有異曲同工之處。她並表示,每年清明,兩岸民眾以各種形式緬懷先人,這種血脈的連接和文化的共通,從來沒有因為政治因素而淡化。
前政治大學校長、中華教育文化經貿促進會總會長張京育致詞時說,兩岸在相互尊重、共同創造、共謀發展的精神之下,一方面通商、通航、通財、通人,更重要是「通資訊、通思維、通文化」,兩岸和平發展才有最堅實恆久的基礎。
立法委員謝龍介自本論壇第一屆開始,已連續參與多屆。他在現場用台語吟唱杜牧的「清明」,並稱兩岸「同文同種同血脈,要是兵戎相見,是多麼殘忍的事」,呼籲在兩岸交流中,要不斷擴大和平的種子。
章亞若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蔣孝嚴則是透過影片致詞,指清明文化是中華文化重要的一環,自己從2000年開始就到大陸祭祖,除了疫情中斷,幾乎每年都來,分別到父親和母親的家鄉去掃墓,強調兩岸可「攜手合作振中華」。(編輯:周慧盈)11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