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4T15:42:00.266Z

(德国之声中文网)2月27日,《美中科技合作协定》的有效期到期,截止目前双方尚没有续签或延长。这在科技和经济界引起了注意和担忧。

2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有关提问表示,中美就《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续签依然在沟通中。美国国务院发言人2月26日在发给香港《南华早报》的一份声明中说:“国务院正代表美国政府就修改、延期和加强《美中科技合作协定》中的保护性条款进行谈判。”

《美中科技合作协定》是1979年1月中共领导人邓小平访美时与美国总统卡特签署的。这是两国政府签署的第一个正式合作协定,确立了双方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框架,促进了两国科学家和大学之间的交流。该协议大约每五年续签一次,最近一次是在 2018 年。

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期间与卡特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协议》

续不续约?

2023年8月27日协议再次到期,但美国政府决定不全面续签,只是将协定短期延长6个月,至2024年2月底。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当时表示:"这次为期六个月的短期延期将使协议继续有效,同时我们将寻求授权进行谈判,以修改和加强协议条款。"他解释说,"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将承诺更长期的延期。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技战略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在这一领域的行动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构成的威胁。"

此前在去年6月,一批美国国会共和党议员致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指出中国军方与民用科技的联系,称该协议被中国用来推进其军事目标,敦促拜登政府让该协议失效。

而支持重新修订该协议的人士认为,少了这样的协议,美国将失去对中国科技进步的了解。在与中国的战略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必须重新修订该协议,以保护美国的创新。

互惠与信任不再

中国对与美国的科技合作协议未能续签显然感到失望。外宣官媒《北京周报》上周发表评论称,“一场有利于中美两国的科技合作,在美国民粹思潮作祟下正经受着无法愈合的裂痕。”

作者承认,通过中美科技合作,中国获得了很多技术,促进了中国科技进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美国也获得了来自中国的大量廉价的科技劳动力,并大量利用了中国的制造能力,“美国实际上还利用中美科技合作将其在国内生产的高额成本通过中国做了大幅度的降低,从而大大提升了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美国从中获益比中国更多”。作者认为遇阻的原因是“美国将遏制中国的发展从经济领域蔓延到了科技领域”。

英国的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也刊文指出,终止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是“危险的愚蠢行为”。文章举例说, 两国在环境保护、降低核扩散风险、减少碳排放方面的科技合作均使双方受益。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称,与中国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这一协议终止将产生何种具体影响?对此中国官媒并没有做出分析,但不少网民在关注和讨论。社交平台知乎上,用户“魏俊年”指出,《美中科技合作协议》没有太多实质内容,“只不过是提了一些非常宽泛的合作框架和合作原则”,因此终止短期内不会产生大的实质性影响。然而就是这样一份协议,现在居然谈不拢了,“这是一个非常强烈而且危险的信号”, 意味着中美双方在科技领域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伟上周在接受香港中通社采访时表示,有关协定虽然不涉及具体的中美科技合作项目,但这是中美开展各级别、各领域合作的基础,如果失效,具有“寒蝉效应”,极大的阻挠中美正常科技交流合作。  

(综合报道)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