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9T15:16:34.496Z
2019 年,基辛格在北京发表演讲时曾称,美中两国正处于冷战的“山脚”。

(德国之声中文网)“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试图通过缓和政策在一系列问题上对前苏联产生影响。他希望将苏联似乎想要的东西,比如获得美国技术,与美国明确想要的东西,比如在越南撤军上提供支持,联系起来。与此同时基辛格也准备好表现出强硬的一面,每当苏联试图扩大其势力范围时,例如在中东或撒哈拉以南地区,美国都会发声。简而言之,正如基辛格自己所说: 缓和意味着,既要威慑又要共存,既要遏制又要努力缓和。”《新苏黎世报》本周五(3月29日)发表的一份评论这样写道,文章接着指出, 如果说这种务实的态度在五十年后仍能引起共鸣,那是因为,华盛顿的决策者们显然对中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拜登总统和他的国家安全团队显然愿意尝试现实版的缓和政策。虽然美国和中国是竞争对手,但核时代和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因素,迫使他们必须共存。”

该文章的作者是历史学家Niall Ferguson,他接着指出,缓和政策当时在美国内部存在争议,上世纪70 年代末,美国鹰派对基辛格的做法感到不满。共和党人普遍抱怨只有苏联方面从中获益。作者认为,考虑到 1969 年美国所面临的困境,彼时的缓和政策是合理的:“美国没有能力打赢越南战争,正遭受通货膨胀之苦,经济停滞不前,社会各领域都处于严重分裂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华盛顿无法对莫斯科采取强硬态度。” 

评论认为缓和政策并不意味着,如批评者所称,信任或姑息苏联。而是承认美国的能力有限,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降低核战风险,并给美国争取恢复的时间:“这一政策取得了成功。缓和政策使美国得以重整内部秩序,稳定国际局势。经济很快得到了发展,而苏联则无法做到这点,这创造了经济和技术优势,从长远来看,使华盛顿在冷战中取得了胜利。”

这篇客评的标题是《对华政策:对前苏联的政策告诉了我们最佳的战略》(China-Politik: Der Umgang mit der Sowjetunion verrät die beste Strategie),作者写道:“鉴于缓和政策的成功(这一策略仍未得到充分重视),我们不禁要问:能否从中汲取与中国竞争的经验?基辛格本人显然是这样认为的。2019 年,他在北京发表演讲时曾称,美中两国正处于冷战的山脚。2020 年疫情期间,他已经用山顶来形容。去世之前,基辛格2023年曾警告说,若中美发生新冷战,将比第一次冷战更加危险。AI等技术的进步赋予武器更多自主权。基辛格呼吁两个超级大国限制存在的风险,并特别要避免就存在争议的台湾问题上发生潜在灾难性的对峙。”

文章接着指出,与 "缓和 政策1.0 "一样,新的缓和政策并不意味着向中国让步,更不意味着期待中国做出改变:“它将意味着无数次谈判:军备控制(迫切需要)、贸易、技术转让、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监管和太空准则。”

作者接着提到台湾:“就台湾问题而言,超级大国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拾基辛格的老说法:同意双方有分歧。然而,必须清楚的是,缓和政策并非万能之药。20世纪70 年代,人们对它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它也被过度频繁使用。作为一种策略,它无疑为美国争取到了时间。然而,这一步棋也可能过于冷血地牺牲了棋盘上看似不那么重要的棋子。”

评论指出,拜登政府没有用缓和政策的说法,而是选择了一个新词“去风险”,作者写道:“新冷战的起点是不同的,部分原因是,超级大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性更强了。然而,在如今的条件下, 20 世纪的策略可能就是现在的最佳选择。”

相关图集:谁发明了 “去风险”?

冯德莱恩智库演讲:2023年3月3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两个欧洲智库主办的活动中用英语发表演讲。她指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关系正变得越来越不平衡,中国“明确地将军事和商业领域融合在一起”的做法给欧洲安全带来了风险,因此需要去风险,并且更好地运用现有工具,以维护欧洲经济利益。“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非黑即白,而我们的答案也不可能如此。因此我们必须聚焦于去风险(De-Risking),而不是脱钩。”
对华关系新的关键词:冯德莱恩的讲话获得了巨大关注。“去风险”这个说法也随即开始在德国和美国被媒体和政界人士引用。《纽约时报》认为,这一表述是对欧盟对华关系新的概括,德国和法国外交官此后在国际组织中推广“去风险”的概念,并使之体现在当年5月广岛G7峰会声明的内容中。德国《明镜》周刊则指出,冯德莱恩希望在用词上保留空间,与美国一段时间以来使用的“脱钩”有所区别。
依赖是个“好选择”?:德国外长贝尔博克4月中访华期间也表示,德国并非要与中国“脱钩”,而是要“降低风险”,就是说欧洲应降低对中国“不健康”的依赖。同时出席记者会的中国外长秦刚则回应说,“中德是伙伴,不是对手”,双方在供应链上相互依赖“是市场规则下最优的选择”;只要两国都保持开放,“就没有必要担心所谓的依赖”。
肖尔茨是始作俑者?:有德国媒体注意到,最早公开使用“去风险”一词的并不是冯德莱恩,而是德国总理肖尔茨。2022年11月德国《明星》杂志(Stern)在肖尔茨访华前的一篇报道中引述他谈到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性时说到:“去风险和多样化是当务之急。”但当时这一说法并未引起特别的舆论关注。
金融术语:“去风险”(De-Risking)一词并非新近的发明,而是一个金融行业的术语,指的是银行或投资者收缩或终止交易关系,以降低支付违约的风险。而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2023年1月,亦曾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欧盟虽需要“与中国合作和贸易”,但仍须修正与中国的商业交易方向,寻求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降低风险,而非脱鈎”。
沙利文:免受胁迫:华盛顿的官员也开始使用“去风险”的表述。今年4月底,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发表讲话时表示,“去风险意味著拥有弹性的有效供应链,并确保我们不会受到任何国家的胁迫。”“我们只是要确保美国和盟国的技术,不会被用来对付我们自己,”而并不是要切断贸易,他强调,“正如冯德莱恩主席不久前所说的。”
跨大西洋共识:德国《商报》指出,在这个问题上,冯德莱恩、德国总理肖尔茨以及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显然已经形成了共识。“同'脱钩'不同的是,'去风险'的目的并不是要在经济上孤立中国,而是要增强欧洲自身的经济抗压能力。”
G7峰会余音:5月的广岛G7峰会结束后,英国首相苏纳克(左二)对媒体表示,英国和G7集团其它国家在共同寻找方法,减少中国带来的挑战。“这一切都是关于去风险,而不是脱钩。”他补充说:“我们(七国集团)正在采取措施防止中国利用经济胁迫来干涉其他国家的主权事务。”
北京:不要“鹦鹉学舌”:对G7会议公报本已大为不满的北京做出激烈反应,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指责首相苏纳克的言论是“鹦鹉学舌”。中国外交部(图)之前就G7公报表示:“对于所谓‘经济胁迫’,美国大搞单边制裁、‘脱钩断链’,才是把经贸关系政治化、武器化的真正‘胁迫者’。我们奉劝七国集团不要做经济胁迫的同谋和帮凶。”
李强斥“伪命题”:中国总理李强6月27日在天津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说:“现在在西方,有些人在炒作所谓的‘降依赖、去风险’,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看,这两句话就是一个伪命题。”他认为,风险管控应该由“企业去做相应的判断和选择”,政府和相关组织“不应该去越俎代庖,更不应该将去风险扩大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走入欧盟对华战略:共同的对华政策也是6月30日结束的欧盟峰会上的一个重要议题。峰会联合声明称,将支持继续保持同中国的经贸关系,同时减少欧洲对中国的的经济依赖。"去风险"在本次声明中正式登场,成为一个概念,今后欧盟将以它作为指导方针推出对华战略。但有批评指,欧盟目前表述的“去风险”仍缺乏具体的计划和责任规范。
德国首份对华战略:2023年7月13日,德国联邦内阁通过首份对华关系战略,“不脱钩、去风险”是重要内容之一。文件称,德国将继续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应“降低关键领域的依赖性”。德国政府将提高社会对涉华风险的敏感度,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提醒企业做好风险管控。文件还强调,单方面改变台湾海峡现状是不可接受的,台海军事冲突升级将影响到德国和欧盟的利益。

《中国如何在红海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Wie sich China im Roten Meer selbst ins Knie schießt)《世界报》本周五发表的一篇文章以此作为标题,文章写道:“通过购买伊朗石油,中国政府间接资助了胡塞武装,而胡塞武装正在严重扰乱国际航运。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因为中国经济依赖于顺畅的供应链。”

作者写道:“伊朗约 90% 的石油买主是中国,其中也包括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精锐部队圣城旅的原油。圣城旅负责德黑兰在海外的军事行动。他们在整个中东地区训练和资助与伊朗有关的政治恐怖组织,包括黎巴嫩的真主党和也门的胡塞武装。一位情报官员告诉政治杂志《Politico》,胡塞武装袭击国际航线,第一个受到影响的国家是中国。这位官员说'我不确定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在砍自己坐的树枝'。”

“多年来,中国一直从伊朗被国际孤立的状况中获益,中国公司在购买伊朗原油时享受大折扣。” 作者Matthew Karnitschnig接着写道:“值得注意的是,胡塞武装曾承诺不攻击中国船只。然而,这个礼拜,中国油轮黄浦号遭到了胡塞武装的导弹攻击。这艘在巴拿马注册的中资船只受到轻微损坏。”

文章指出,目前尚不清楚胡塞武装是否知道这艘船的来历。不过,这次袭击证明了,中国通过购买石油间接损害了自身利益。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