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2024 - 14:53

近日印度决定从马尔代夫撤军,同时在具有争议的中印边境地带采取增兵行动,这引起中国外交部发出不利于边境和平与安宁的呼吁。中印两国关系变得愈发复杂之际,缅甸内部的人道主义危机也给东南亚地区安全造成进一步的威胁和困扰。

越南官方媒体报道,印度已向中印边境争议地区增派约1万名士兵,此举可能使两国关系变得复杂。北京对印度增兵边境作出反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加强军力部署不利于中印为缓和边境局势所作的努力,不利于维护中印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也不符合双方共同缓和边境紧张局势的共识。此前国际和印度媒体报道称,上个月中印双方刚刚在第21轮军长级会谈后同意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保持对话。

泰国媒体综合报道:随着中国在马尔代夫站稳脚跟,印度决定今天(3月10日)起从马尔代夫第一批撤军。大约80名印度官兵将于3月15日前分阶段撤出。这是在马尔代夫总统穆伊祖 (Mohamed Muizzu) 设定5月最后期限前采取的最新行动。马尔代夫作为印度洋岛国之一,具有被印度视为“自家后院”的重要战略位置,长期以来在印度影响下发挥着监视印度洋地区活动的重要作用。

在过去几个月,印度和马尔代夫两国关系恶化,部分原因缘自被认为走“亲中反印”路线的穆伊祖对新德里发表强烈言论。而马尔代夫民间“让印度滚出去”的舆论发酵也导致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印度人发起了抵制。

另一方面,马尔代夫总统穆伊祖今年初对北京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已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多年来,中国向马尔代夫提供了超过10亿美元的贷款,其中大部分用于支持经济和基础设施发展。本周稍早些时候,马尔代夫国防部称与中国签署“接受军事援助”的协议, 中国承诺将无偿提供武器,包括训练马尔代夫安全部队。西澳大利亚大学 (UWA) 政治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查希尔 (Azim Zahir)分析称:马中两国签署防务协议并接受军事援助是以往前所未有的事情。马尔代夫各方对共同发展经济的理念予以支持,但谁也没想到会发展到这一步。”不过,北京政府否认这一说法,重申了两国之间的正常关系。中国希望扩大其在印度洋地区的贸易影响力,使之与中东相连接。

外界评论指出,随着印度和中国两大亚洲超级大国争夺在印度洋的影响力,后期美国同样基于“印太战略”而对这一地区予以重视并且考虑在多国设立大使馆。日益激烈的大国角力让马尔代夫、塞舌尔等印度洋岛国在外交上表现出摇摆不定。马尔代夫在上届政府萨利赫总统(Ibrahim Mohamed Solih)领导下则奉行“印度优先”的方针。不过现任总统穆伊祖的反印立场也让马尔代夫不少民众感到担忧,由于地理位置相近,马尔代夫依赖从印度进口饮用水、医疗用品和建筑材料等。在新冠疫情(COVID-19)爆发后,马尔代夫也是接待印度游客数量最多的国家。

今年2月,一艘中国科考船停靠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尽管官方称这是一次轮换人员和补充物资的停留。但许多印度专家仍持怀疑态度,担心这可能是为中国军方收集数据以供日后水下行动使用的军事任务。

与此同时,印度还准备在西南部海岸、马尔代夫以北的拉克沙群岛开设新的海军基地。理由是加强阿拉伯海西部地区的海盗和毒品打击行动。

另据泰国在线经理传媒透露,印度曼尼普尔邦(Manipur)首长上周证实开始驱逐第一批偷越边境躲避2021 年政变骚乱的缅甸人。他在X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视频,画面显示一些缅甸难民被从货车中带出并进入机场。目前还没有关于被驱逐者的具体人数和细节。印度地方官员表示,新德里并非《联合国难民公约》缔约国,没有相关法律履行保护难民权利的责任。但印方此前已经系统性地为逃离缅甸危机的人们提供了庇护所和人道援助。

今年2月8日,印度内政部长沙阿 (Amit Shah) 表示,新德里政府已决定废除缅甸沿线的人员自由流动制度(FMR)。基于新德里战略性融入亚太地区的东向行动政策(Act East),自2018年起,印度实施与缅甸之间的“自由流动制度”,允许一国边境地区居民无需签证即可在另一国境内自由旅行最远16公里。在宣布这一自由过境政策不再生效的同时,印度当局还在与缅甸接壤长达 1,643 公里的边境沿线安装防护栏。此前印度也在与孟加拉国的边界上筑起围栏。

自 2021 年缅甸军人夺权以来,数千名平民和数百名士兵逃往印度各邦,分别进入有种族或亲戚关系的社区。印度曼尼普尔邦自2023年5月爆发种族冲突以来局势持续动荡,社区之间的群体暴力已造成逾200 人丧生。为了避免印度东北地区原本存在的社区紧张局势进一步蔓延,印度政府针对遏制非法武器、毒品和黄金走私以及涉嫌叛乱组织的人口流动推出了上述举措。

分析指出,虽然此番印度管控边境自由措施跟印度融入亚太的东向行动政策(Act East)有所违背,但是因种族冲突引发的安全隐患已经引起了新德里的担忧,执政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可能为此面临不信任议案。时下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正在寻求第三次连任,去年底执政党在关键选区投票中保持领先,这表明弘扬印度民族主义的莫迪上台执政十年后仍然受到人民欢迎,外界认为2024年大选无疑将成为近三十年来最无悬念的印度大选。

随着东南亚国家缅甸的安全局势持续恶化,负面效应不断外溢。这个国家自2021 年政变后一直处于紧急状态,缅甸内部持续的人道主义危机给临近的中国、印度、泰国、孟加拉等周边国家带来人口流动的安全困扰。尤其在缅甸军政府今年2月宣布执行强制征兵令后,大量缅甸人设法出国逃避兵役。泰国前国安顾问、朱拉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巴尼坦(Panitan Wattanayagorn)分析最新形势指出,每年旱季战斗都很激烈,预计今年会更加激烈。2024年4月宋干节或缅甸新年假期后,缅甸当局将开始实施征兵工作,新兵加入后预料缅甸境内的武装冲突将进一步升级,可能迫使多达1万名缅甸人逃往泰国寻求庇护。

专家呼吁泰国内政部和军方加快协调,在靠近泰缅边境达府的湄索镇(Mae Sot)建立安全区或人道主义走廊。同时敦促泰国外交部尽快跟东盟同僚协商设立人道主义资金援助。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缅甸人口为5500万。缅甸军方目标是一年内招募6万名士兵,目前政府军总兵力在20万至30万之间,每批征兵人数约为5000人。政府强制性征兵给缅甸普通家庭造成了莫大的焦虑。

目前有迹象表明,一些拥有足够经济能力的缅甸人群体在泰国购买公寓并送孩子在泰国留学,一部分商人选择在新加坡开展业务,普通老百姓则通过偷渡出国并充当非法劳工。泰国前国安顾问担忧泰国帮助照顾逃亡者或将招致缅甸政府的抗议,从而影响泰国与缅甸之间的国际关系。本月初泰国反对党前进党(Move Forward Party) 围绕缅甸政变3年后的政治局势举行研讨会。由于针对缅甸局势发表讲话的发言人来自缅甸影子政府民族团结政府(NUG)的高级官员以及反政府的少数民族武装团体,没有缅甸军政府代表出席,这引起敏昂莱当局致函泰国议会并且提出强烈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