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伙伴:非洲商界首选欧盟而不是中美俄 - 聚焦非洲

根据总部设在巴黎,致力于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及全球治理问题分析的独立智库舒瓦瑟尔研究所 (Choiseul Institute) 3月5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一半 (即53%) 的非洲商界领袖将欧盟(EU)视为他们希望到2050年拥有的第一个外国贸易伙伴,远远领先于中国、美国和俄罗斯。
这份题为《非洲2050调查:成功者眼中的未来非洲》的报告,基于2023年对包括阿尔及利亚、喀麦隆、科特迪瓦,南非、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等34个非洲国家(其中包括20个法语国家和14个英语国家)的314名商界领袖进行的调查结果。调查还显示:16%的受访者选择中国,也就是说,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成为非洲第二大首选贸易伙伴;11%的受访者选择美国;而只有3%的受访者希望俄罗斯成为对外贸易伙伴。
非洲财经信息通讯社援引舒瓦瑟尔研究所所长帕斯卡尔·劳洛(Pascal Lorot)的解释说:“新冠疫情已经过去,乌克兰战争已经发生,我们从中看到了非洲国家更依赖哪些国家摆脱困境。非洲与欧洲地理上的接近大大缩短了贸易流通成本”。因此,对于大多数受访者来说,欧盟是理想的贸易伙伴。非洲法语区国家(59%)与欧盟合作的愿望略强于非洲英语区国家,因为在非洲英语区,欧洲面对来自中国较强劲的竞争,在英语区,24%的受访者选择英国,16%的受访者选择中国。
在此背景下,欧盟推出的“全球门户”计划受到非洲商界的欢迎。这是一项发展援助计划,作为全球门户非洲-欧洲投资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欧盟承诺在2021年至2027年间为非洲筹集高达1500亿欧元的投资,以加速非洲经济的包容性、绿色转型和数字化,从而促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增长和创造体面就业机会。这是一个在六年内针对非洲数字化、运输,能源和建设等部门的庞大投资计划。
2023年十月,欧盟与西非经共体签署了七项协议,价值2.1亿欧元。这些协议涵盖的领域中,农业部门将获得8000万欧元,以加强该地区粮食系统的转型。6150万欧元将用于促进非洲内部贸易并加强非洲与欧盟的贸易,7100万欧元将专门用于能源和移民领域。这些投资是欧盟“全球门户”战略的一部分,通过对这一计划的落实,使西非经共体成为欧洲重要的商业伙伴。
本月17日,欧盟与深陷经济危机中的埃及签署一份价值 74亿欧元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通过该协议,欧盟将承诺提供50亿欧元,以贷款形式作为对埃及的金融援助,18亿欧元将投资于环境转型和经济现代化,2亿欧元将专门用于打击非法移民。该协议还涵盖了一个重要的能源基建项目,即地中海两岸之间电力互连的格雷吉项目,自2008年开始开发,这条水下电缆具有双向输电能力,总预算为42亿欧元。它将使埃及成为可再生能源绿色氢生产中心。该项目预计每年可提供3千兆瓦电力,从而替代4.5立方吉瓦天然气,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00万吨。
“全球门户”计划受到非洲国家普遍好评。53%的受访者认为这一举措是欧盟对中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回应。舒瓦瑟尔研究所所长表示,作为非洲主要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者的中国正在经历“挫折”。 主要从非洲大陆进口原材料的中国近年来显著减少了对非洲国家的放贷,而非洲国家的还贷能力也普遍受到削弱。 在本次调查中,42%的受访商界领袖认为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存在是“必要的”。不过3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存在感太强”,15%的受访者相反认为中国的“存在感还不够”。目前欧盟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欧盟与非洲贸易额为3400亿欧元,同比增长4.5%,中非贸易额为2600亿欧元,同比增长1.5%。
非洲商界领袖对欧盟内部最感兴趣的贸易伙伴是德国和法国,分别有69%和61%的受访者希望看到自己国家与这两个欧洲国家加强商业合作。接下来是西班牙(占比16%)、意大利(占比8%)、比利时和葡萄牙(分别占比4%)。要知道,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非洲大陆的原殖民国。在法语区,德国和法国分别有64%和62%的受访者将其列为希望加强商业关系的国家。在英语区,德国大幅领先于法国,成为最受欢迎的加强非洲与欧盟贸易伙伴关系的欧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