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墨西哥到伊朗:为何针对使领馆的袭击如此具有争议?
当地时间4月5日,厄瓜多尔警方突袭墨西哥驻厄瓜多尔大使馆,并逮捕了在该使馆内寻求庇护的厄瓜多尔前副总统格拉斯,从而使墨西哥与厄瓜多尔陷入了一场外交争端。
自去年12月以来,格拉斯一直在墨西哥驻厄瓜多尔大使馆内寻求政治庇护,而他曾两次被判犯有腐败罪。
但是厄瓜多尔警方对墨西哥驻该国大使馆的袭击,并不是最近几天来世界范围内针对外交使团的唯一袭击。就在4月1日,伊朗驻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领事馆也在疑似以色列发动的导弹袭击中被毁。根据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布的声明,在这场袭击发生时,其多名成员正身处领事馆内,并且有7人因此身亡。
这类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谴责浪潮,其范围甚至超出了墨西哥和伊朗的传统盟友。那么,为什么针对外交使团的袭击会如此严重,而墨西哥和伊朗对此又作何反应呢?
墨西哥和伊朗作何反应?
在墨西哥驻厄瓜多尔大使馆遇袭之后,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在X网站上发布的帖子中写道:这一事件构成了“独裁行为”并且“公然违反了国际法和墨西哥主权”。
墨西哥外交部长巴尔塞纳也在X网站上表示,墨西哥外交人员将立即离开厄瓜多尔。在本周一,墨西哥表示计划将因该案件向国际法院起诉墨西哥。
与此同时,伊朗则已承诺会对其大马士革外交使团遭受的袭击作出回应,并且正在权衡其选项。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纳赛尔·卡纳尼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伊朗“保留作出反应的权利,并将自行决定反应的类型和对侵略者的惩罚”。
伊朗驻叙利亚大使侯赛因·阿克巴里表示,伊朗方面的回应将是“决定性的”。
摆在伊朗面前的选项包括对以色列采取公开行动,例如通过无人机袭击以色列的外交设施。在大马士革事件发生之后,作为一项预防措施,以色列已经暂时关闭了它在全球范围内的28家使领馆。
为什么针对大使馆的袭击如此严重?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是在1963年订立的一项规范主权国家之间领事关系的国际条约。该协议是在联合国领事关系会议之后签署的。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规定使领馆不受侵犯,而且所在国的执法机构不得进入使领馆。他们只有在获得使团负责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入。
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各国使领馆被视为其主权领土,而不是所在国的主权领土。
外交官员还享有外交或领事豁免权,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免受所在国某些法律的约束,并且免受逮捕或者拘留。
然而,他们可以被所在国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这就意味着所在国可以将外国使领馆的工作人员遣送回国。
实际上这就意味着,根据国际法的规定,针对伊朗驻大马士革领事馆的轰炸就相当于针对伊朗领土的袭击。同样,厄瓜多尔警方在基多的行动,也相当于其警方在未经墨西哥政府批准的情况下进入墨西哥境内逮捕某名人员。
大使馆或领事馆庇护异见人士的案例
墨西哥向格拉斯提供庇护的决定遵循了一项延续数百年的传统——许多使领馆都曾庇护过那些担心在自己国家内被捕、遭遇暴力甚至死亡的持不同政见者或寻求政治庇护者。以下是近几十年来发生的一些突出案例。
- 3月下旬,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办公室宣布,委内瑞拉反对派联盟的部分成员已经在阿根廷驻委内瑞拉大使馆内寻求庇护。
- 出生于澳大利亚的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曾于2012年至2019年期间,在与英国和美国当局的法律斗争之下前往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寻求庇护。在伦敦的一家法院因强奸指控而下令将阿桑奇引渡至瑞典之后,他进入了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但他的上诉被驳回。厄瓜多尔于2019年撤销了对他的庇护。
- 马尔代夫前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在一家法院对他发出逮捕令之后,因生命受到威胁而向印度驻马累高级专员公署寻求庇护。在印度促成了一项释放他的协议之后,他最终得以离开。
- 在1992年,阿富汗前总统穆罕默德·纳吉布拉在被武装团体驱逐之后,前往联合国驻阿富汗特使团大院寻求庇护。在塔利班运动占领喀布尔之后,他们在1996年杀害了仍在寻求庇护的纳吉布拉。
- 东德前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因杀害试图翻越柏林墙的东德人而在德国受到起诉。他在1991年前往智利驻俄罗斯大使馆以寻求庇护。
大使馆或者领事馆遭到袭击的案例
尽管受到国际法的保护,但外交使团仍经常受到攻击——尽管通常不是直接来自其所在国政府的攻击。以下是近几十年来发生的一些案例。
- 2023年9月,古巴外交部长罗德里格斯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一名袭击者使用两枚燃烧弹袭击了古巴驻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大使馆。
- 2023年7月,抗议者们冲进瑞典驻伊拉克大使馆,以抗议在伊拉克驻瑞典大使馆门前发生的第二次焚烧《古兰经》的行为。就在此后不久,伊拉克驱逐了瑞典大使。
- 2022年9月,俄罗斯驻阿富汗大使馆入口附近发生自杀式爆炸事件。在6名伤亡者中有两人都是使馆工作人员。
- 2021年7月,古巴驻法国大使馆遭到汽油弹袭击,并造成严重破坏,但无人员受伤。
- 2012年,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遭到袭击,并导致美国大使和另外3人死亡。
- 2008年7月,印度驻阿富汗大使馆发生自杀式汽车爆炸,造成58人死亡、140余人受伤。
- 1998年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和美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分别遭到卡车爆炸袭击,并造成超过220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