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方賢齊(前中)、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李潔明(後左)及惠普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柯文昌(右)參觀首次在台展出的世界第一部32位元(HP32-BIT)桌上型電腦。(中央社檔案照片)
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方賢齊(前中)、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李潔明(後左)及惠普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柯文昌(右)參觀首次在台展出的世界第一部32位元(HP32-BIT)桌上型電腦。(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網站)1983年(民國72年)4月13日:世界第一部32位元(HP32-BIT)桌上型電腦在台北展出。

世界上第一部電腦是由美國人毛琪雷(Dr.John W.Mauchly)與愛克特(J.Presper Echert)在1946年發明,以真空管為電子元件,體積非常龐大和耗電,散熱不易。

之後電腦邁入電晶體(1959-1964)和積體電路(1965-1970)時代 ,隨著需要更多的運算效率,1970年後開啟超大型積體電路時代。

1968年惠普公司在廣告中將其產品Hewlett-Packard 9100A稱為「個人電腦」; 1983年4月13日在台首次展示。

想看更多電腦展的照片,立即到中央社影像空間。11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