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8T05:20:15.798Z
圖為去年6月江蘇的連雲港一景。(資料照)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週三(4月17日)宣布啟動對中國的海事、物流與造船業的調查,引發中國政府「強烈不滿」。中國商務部的聲明批評,「美方申請書中充斥大量不實指責」、「曲解正常貿易投資活動」,且「將自身產業問題歸咎於中國」。

中方主張,「中國產業的發展,是企業技術創新和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的結果」;相較之下,美國造船業「因過度保護,在多年就已失去競爭優勢」。

在中方看來,美國也有提供「歧視性補貼」給本土產業;如今又「出於國內政治需要」而調查中國產業,再度對中國啟動「301調查」,此舉是「一錯再錯」,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權益」。

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新聞稿,此次「301調查」來自於5個全國性的工會今年3月提出聯合申訴,申訴內容指控中國政府長期透過「不公平、非市場性」的政策與措施,企圖在造船等產業佔據主導地位。

對此,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承諾會「全面徹查」,美方也已要求與中國政府就此磋商;接下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還將舉辦公聽會,並蒐集公眾意見。

圖為美國貿易代表戴琪2021年5月出席美國參院財政委員會聽證會。(資料照)

戴琪:美國應「果斷」行動

事實上,2018年至2019年美中「貿易戰」的重要導火線,便是川普政府依照1974年的《貿易法》301條款,對中國展開所謂的「301調查」;當時美國以此陸續對大批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徵關稅,中國也多次反擊。

如今美國政府的一系列舉措,引發外界擔憂「貿易戰」可能再起。17日,戴琪出席美國參院財政委員會聽證會,闡述拜登政府的貿易政策。她表示,美國會繼續與「理念相近」的盟友合作,對抗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我們看到,中國政府在許多領域製造依賴性、脆弱性,傷害美國的勞工與企業,對我們的供應鏈造成真正的風險。」戴琪重申近期歐美廣泛的憂慮,認為中國政府大量補貼電動車等新能源產業,恐怕導致「產能過剩」並嚴重衝擊他國產業。

戴琪表示:「我們必須及早、果斷行動……我們希望追求的是公平競爭環境,因為現在並不公平。」她說,美國除了依301條款調查中國造船業,也持續在審查川普時期延續至今的對華關稅

圖為今年4月16日,等待出口的電動車擺放在江蘇的太倉港。

拜登否認「貿易戰」再起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拜登17日出席賓州匹茲堡的造勢場合,對工會成員發表演說。匹茲堡有「鋼都」之稱,拜登在這裡強調要保護當地鋼鐵產業,並把砲口指向中國政府的補貼政策。

「因為中國鋼鐵企業產量比自身需求多得多,最後就把多出來的鋼鐵傾銷到國際市場,價格低到不公平……中國鋼鐵企業不用擔心賺錢的問題,因為他們有中國政府的大力補貼。」

拜登批評中國「仇外」,並說對方「不是在競爭,而是在作弊」,還呼籲戴琪,如果301調查發現中國確實有不當的競爭行為,美國就應該把對中國鋼鐵與鋁的關稅提高為三倍。目前美國對中國的鋼鐵關稅為川普時期設下的7.5%。

此外,拜登也提及近年美國以國安為由對中國進行高科技出口管制。他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回應:「因為你會把科技全用在錯誤的用途上,所以我們不會給你這些先進晶片。」

儘管如此,拜登重申他尋求的不是與中國「搏鬥」,而是「公平競爭」。他堅稱,美國並不打算與中國展開又一場「貿易戰」,也不擔心會因為鋼鐵關稅,而傷害他跟習近平的關係。

法新社分析指,雖然拜登與川普在稅務、墮胎等政策差異巨大,但在貿易方面益發趨向保護主義,許多政策元素跟川普的「美國優先」方針相呼應。不過,拜登也大量投資基礎建設、綠色能源計劃,盼能促使鋼鐵等重要製造業生產回流美國。

美聯社引述白宮國家經濟顧問布蘭納德(Lael Brainard)說法:「(拜登)總統明白我們必須投資美國製造業,但同時也必須保護這些投資,保護工人不受到來自中國產能過剩的不公平進口產品衝擊。」

相关图集:301调查、中国制造2025与不断升级的威胁螺旋

301调查:此轮中美“贸易战”早在去年就初露端倪: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宣布对中国进行301调查。《1974年贸易法案》第301条被称为美国单边贸易保护政策的核武器。
为摩擦降温:两会前夕,习近平智囊刘鹤访美,与美国财长姆努钦、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特朗普经济顾问考恩会晤,同美方讨论“中美关系和两国经贸领域合作”。有分析认为,刘鹤此行或是为中美贸易摩擦降温。
钢铝关税:3月8日,美国总特朗普签署公告,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税。后来,欧盟获得一个月的豁免期并延长一次,但此后未能再次延长。
500亿清单:3月22日,特朗普宣布,根据301调查,对6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后发布清单为500亿美元)。4月,特朗普再次表示,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额外的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美国大豆:作为回应,中国商务部先是宣布对美国约30亿美元产品中止减税,随后在美国公布清单后,宣布将对美国大豆等加征25%关税,涉及金额约500亿美元。
博鳌论坛:4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宣布,将降低汽车关税、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等,被外界视为间接回应了美国的要求。次日,特朗普发推特感谢“习近平主席的友善言辞”。12日,中国商务部否认是“让步”,称相关举措与中美经贸摩擦没有关系。
中兴,中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因中兴违反美国政府制裁禁令向伊朗等国出口,将禁止该公司从美国市场购买元器件,期限7年。5月,中兴发布公告,公司主要经营活动无以为继。5月13日,峰回路转,特朗普发推特表示,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合作让中兴恢复运营。特朗普的这一表态引起国会两党一些议员的批评。6月7日,美国商务部表示,中兴通讯已同意支付10亿美元的罚款,外加交由第三方保管的4亿美元。
刘鹤再度赴美:5月17日,任中国副总理的刘鹤再度赴美谈判。5月18日,中国外交部否认向美方“让步2000亿”,即让美国削减贸易赤字2000亿美元的说法。
暂停互相加征关税:谈判后,5月20日,美国财长姆努钦表示,双方已同意暂停加征关税。姆努钦称,美中谈判持续期间,美国已暂停向15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
500亿+投资限制:5月29日,白宫宣布,将在6月15日前公布对约500亿美元中国产品征收25%关税的清单。此外,在6月底以前,还将公布投资限制规定,加强对与“工业重要技术收购”相关的中国个人及实体的出口管控。中国外交部斥之为“变脸”,并重申“中方不想打,但也不怕打贸易战”。
700亿换暂停关税?:6月6日,纽约时报引述消息人士称,此前一周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与中国经济顾问刘鹤在北京会晤时,中国提出在协议开始执行的第一年里,向美国购买近700亿美元的能源、农业和制造业产品,前提是特朗普政府暂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500亿,“中国制造2025”:6月15日,美国公布对500亿美元中国产品征收关税的清单。据路透社报道,加征关税将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今年4月公布的加税产品清单中的818个产品,价值约340亿美元,从7月6日开始实行。第二步是新提出的284个中国产品,价值约160亿美元。这部分产品被认为受益于包括“中国制造2025”在内的中国工业补贴计划。这部分产品将在发布公告征求意见后生效。
中国宣布对等措施:6月16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加征关税,税率为25%,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340亿美元,将从2018年7月6日起生效。同时,中方拟对自美进口的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涉及金额约160亿美元,最终措施及生效时间另行公告。
威胁2000亿:6月18日,特朗普称政府正在预备对另外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他在声明中称,中国显然没有意图改变有关获取美国知识产权和技术的不公平做法。“如果中国不改变这些做法,并且坚持实行它所宣布的加征关税措施,那么,(美国)这些关税就将落实。”6月19日,中国商务部回应,称之为“极限施压和讹诈”,“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台清单,中方将不得不采取数量型和质量型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做出强有力反制”。
改变限制投资计划;7月6日在即:6月27日,特朗普政府收回了一项对中国在美投资实行更严格限制的计划,取而代之的是,支持国会扩大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权力。该机构负责审查外国投资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5月底,特朗普政府曾承诺将在6月底以前公布限制投资的规定。与此同时,7月6日将是一个关键的日子。这一天是美国和中国宣布将实施各自500亿美元加征关税措施的日期。

(綜合報導)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