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T05:01:01.976Z
日本國會議員27日前往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台)視察(資料照)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自民黨副秘書長、前防衛大臣稻田朋美等5名國會議員上週六(4月27日)造訪了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列嶼)周邊海域,並透過無人機對島嶼及附近區域進行視察。

稻田朋美表示,「政府和公眾都意識到了嚴峻的安全形勢」,「尖閣諸島是我們的主權領土,我們需要登岸進行研究」 。

據報導,此次為日本議員代表團自2013年以來,首度前往該地區進行視察;期間出現中國海警船試圖接近,隨後另一艘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艇介入,雙方在主權爭議水域對峙。

NHK引述日本海警消息指出,27日上午有2艘中國海警船進入尖閣諸島海域,在該水域內航行約4個半小時後,於上午10點左右離開。日本海上保安廳對該船進行警告和監視,防止其再次進入領海。

對此,中國駐東京大使館週日(28日)回應,針對日方「侵權挑釁」行徑,中方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中方稱中國海警船「依法對其採取維權執法措施」,但並未具體說明採取了哪些執法措施。

中國使館發言人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中方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呼籲日本恪守中日四點原則共識,透過對話協商妥善管控矛盾分歧,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日本海上保安廳今年4月初曾公布,自2008年以來,包含中國海警船在內,進入尖閣諸島(中國稱作釣魚島列嶼)附近海域的中國船隻數量,頻率及數量均有所增加。

日本外務省引述該份報告指出,中國海警船持續在尖閣諸島週邊海域單方面試圖透過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日方稱,從歷史事實和國際法來看,「尖閣諸島無可爭議地是日本固有領土的一部分……不存在有待解決的領土主權問題」;對於中國海警船在尖閣諸島周邊海域內,自行主張主權的行為,日本認為這違反國際法、絕對不會容忍。

相关图集:“五十而知天命”的中日关系面对重重难题

五十而“知天命”?:在2022年的“多事之秋”,中日两国虽然迎来了建交50周年,但是双方之间似乎并没有太多庆祝的热情。尤其是近年来,在几个关键议题上的严重分歧使得这两个亚洲最大经济体之间关系持续紧张。图为9月22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东京举行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招待会。
历史性文件:1972年9月29日,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又称《中日建交公报》),标志着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份声明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束两国之间的不正常关系(战争状态),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到1978年,两国代表又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一杯美酒泯恩仇?:《中日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强调两国之间的友谊,日本“对过去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以及中国政府宣布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这份声明虽然开启了两国之间关系正常化,促进了双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但是一些悬而未决的遗留问题直到今天仍然给两国关系造成影响。
领土主权争议:东京和北京之间最大的矛盾之一,就来自位于东海海域的几座无人居住的小岛——日本称之为尖阁诸岛,而中国则称钓鱼岛。2012年,日本政府宣布对尖阁诸岛实施“国有化”,引发了中国的强烈抗议,还有民众发起了抵制日货的行动。如今仍然会有一些中方的巡逻船或者渔船在附近海域出现。
台湾——紧邻日本的“火药桶”:自从美国对中国开启贸易战,美中关系日益恶化以来,日本作为华盛顿的盟友也对北京在亚太地区越来越咄咄逼人的行动提出谴责。尤其作为亚洲大国,日本对于一旦台海爆发冲突给地区安全造成的影响十分关切。在今年夏天,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之后,中国解放军围绕台湾岛进行了持续多日的军事演习。日本防务省对中国试射的弹道导弹进行了实时监测。与此同时,该国也在加快扩建自卫队,增加国防预算。
没有解决的战争历史遗留问题:在中国看来,日本方面没有充分反省其战争罪行是双边关系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日本军队曾经在中国使用过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造成大量杀戮,其中最知名的事件就是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
靖国神社——争议焦点:位于东京的靖国神社供奉着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其中包括二战中的14名日本甲级战犯。每当有日本政治人物和社会名流参拜靖国神社的时候,都引起中国的抗议。图为2022年8月15日——日本二战战败投降日,大批民众排队进入靖国神社进行参拜。
从“哈日”到“反日”的民间情绪:2022年7月,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中国社交媒体上出现不少幸灾乐祸的声音。此外,与日本相关的一些社会事件,比如身穿和服的中国女子在苏州被警察带走,也凸显出民间反日情绪的高涨。(图为北京一家购物中心举办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庆祝活动)

日美菲同盟升級

中國因南海與東海的主權爭議,與鄰國發生外交齟齬,連帶引發區域緊張局勢升級。

近期,中國海警船與菲律賓船隻多次在南海爆發衝突。今年3月,菲律賓指控中國海警在第二托馬斯礁(又稱阿雲津礁,中國稱仁愛礁)阻擋並發射水炮襲擊其補給船。當時中國海警局發言人甘羽稱,中方「依法依規實施規制、攔阻、驅離,處置合理合法、專業規範」,並正告菲方,「玩火者必自取其辱,中國海警全時嚴陣以待,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本月初,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美,並與美國總統拜登共同舉辦首場美日菲領袖峰會

三方領導人對中國在東海、台海和南海的作為都提出關切。針對南海,三國關切中國的「危險和侵略行為」以及擴建島礁的軍事化及非法海事主張,並重申「對中國一再阻礙菲律賓船隻行使公海航行自由,以及中斷仁愛礁(菲律賓稱阿雲津礁)補給線的嚴重關切,這些行為構成了危險和破壞穩定的行為。」

峰會聯合聲明指出,美國和日本持續支持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強化能力。日本先前已向菲律賓提供12艘海岸警衛隊船隻,接下來預計再新增5艘。另外,三方也欲建立三邊海上對話,加強協調和集體因應能力以促進海上合作。

(綜合報導)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