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0T12:03:19.832Z
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周三举办了的有关新大熊猫的新闻发布活动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国家动物园周三(5月29日)宣布,已与中国政府达成新的协议,一对成年大熊猫将于今年年底从中国运抵华盛顿。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所(NZCBI)介绍,这对大熊猫分别是 “宝力”和 “青宝”。

“我们非常高兴地宣布,我们繁育和保护合作关系翻开了新的篇章——欢迎两只新熊猫来到华盛顿特区,其中包括我们深爱的熊猫家族的一名后代”,美国国家动物园园长史密斯(Brandie Smith)表示:“这一历史性时刻充分证明了我们与中国同行的合作产生了无可辩驳的影响。”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同日也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宣布,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一对大熊猫“宝力”(雄性,2021年8月生)和“青宝”(雌性,2021年9月生)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赴美开启新一轮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另外介绍,宝力的母亲于2013年出生在该动物园,他的祖父母“添添”和“美香”从2000年到2023年也一直生活在华盛顿动物园。

图中大熊猫宝力的母亲就出生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

中国大使:“熊猫拥抱者”不应被抹黑

根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周四发布的消息,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举办的新闻发布活动中致辞表示,中美建交45周年之际,双方开启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合作,未来美国民众会有更多机会见到人见人爱的大熊猫。他补充道,除“宝力”“青宝”外,“云川”“鑫宝”已被选定赴美国圣迭戈动物园。

谢锋强调,中美大熊猫保护合作比两国建交还要早。他指出,为两国人民福祉和世界前途命运计,中美应该选择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熊猫拥抱者”不应该被抹黑攻击,“期待大家像关心大熊猫一样关心中美关系,共同努力开创和平与繁荣的明天”。

“友谊标志”失而复得

多年来,中国将曾经的濒危动物大熊猫借给各国动物园作为亲善大使,并由此促进了当代中国的“熊猫外交”。去年11月,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将三只大熊猫归还给了中国,中断了在美国首都持续50多年的“友谊标志”。

同样是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举行的外交峰会上形容大熊猫是“中美人民的友谊使者”,释放出中国对美恢复熊猫外交的信号。今年2月,有消息显示,中国计划将更多大熊猫送往美国,表明前者再次向后者表现出建立长期友谊的姿态。除了已确定今年将一对大熊猫送往美国圣迭戈动物园,中国还计划在2025年将一对大熊猫送往旧金山,这将是旧金山动物园首次迎来大熊猫。

在报道华盛顿国家动物园迎来新大熊猫的消息时,路透社分析指出,自去年中美关系跌至历史最低点以来,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接触日益频繁,两国关系也因此更加稳固,“周三的声明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北京同意稳定与华盛顿的关系”。

新一轮“熊猫热”

周三,华盛顿国家动物园还发布了一段轻松愉快的“官宣”视频。影片的主角是史密斯、史密森尼研究所秘书长邦奇三世(Lonnie G. Bunch III)和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Jill Biden)。视频中的三人聚集在一起,讨论欢迎未具名贵宾的招待会礼仪。当吉尔·拜登问及菜单和着装时,史密斯一本正经地回答,即将到来的客人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他们“偏爱黑色和白色”。

吉尔·拜登在影片中表示,已迫不及待与大家一起庆祝大熊猫到来的历史性时刻。周三的华盛顿国家动物园随处可见写有 “熊猫来了!”的标牌,礼品店里也摆满了新的熊猫主题商品。

新的大熊猫抵达华盛顿后要先隔离数周,在评估熊猫适应情况后,动物园再决定向公众展出时间。预计当地届时会掀起新一轮“熊猫热”。

相关图集:这些年“留洋”海外的大熊猫

别迷恋哥:为迎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圈养繁殖的4岁雌性大熊猫“梦梦”和7岁雄性大熊猫“娇庆”,柏林动物园做足了功课。不仅修缮了带有中国建筑特色的熊猫馆,还特地派了熊猫饲养员前往成都接受培训。图片上是熊猫“娇庆(德语名:Schätzchen)”在成都时的样子。娇庆想对德国的客人们说,“别迷恋哥,哥不只是传说。”
贵宾级的待遇:这些年在海外的大熊猫的待遇如同贵宾,专人看护、飞机接送、口粮定制。据法新社报道,陪同两只大熊猫经历抵达柏林的是两名中国饲养员和柏林动物园兽医奥克斯(Andreas Ochs)。图片是雌性大熊猫“梦梦(德语名:Träumchen)”
起飞一刻:中国此次租借给柏林动物园的这对熊猫乘坐汉莎货运专机,于24日飞抵柏林动物园。
为它而来:负责照顾熊猫的德国饲养员托尔(Christian Toll)本周还在成都接受最后的培训。《柏林日报》引述托尔的话说,"不仅仅是柏林人可以为大熊猫的到来感到高兴。在全球各地,熊猫越来越成为中国政府的一种外交手段。"
中国风:柏林动物园为迎接这两只大熊猫修缮了新的熊猫馆。今年7月初G20峰会开幕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一同参加熊猫馆的开馆典礼。
找“美人”别嫌玫瑰贵!:《柏林日报》撰文指出,,中国向对方租借熊猫是示好行为,不过,对收到礼物的一方来说,也要支出一大笔花销。英国爱丁堡就请来了动物心理学家给熊猫打造了一幢带有游泳池和观景台的熊猫之家。维也纳动物园给熊猫买了个喷雾机,为它模拟四川老家的气候。柏林动物园现在斥资900万打造一个熊猫梦想之家:不仅有条小溪,住处的湿度也将得到控制,另外还配备了多种多样的攀登障碍。图片为熊猫馆一角。
且行且珍重:成都人为“梦梦”和“娇庆”送行!这对大熊猫将在柏林生活15年。
史上首次:今年4月,荷兰迎来历史上第一对大熊猫。荷兰全国各地也都沉浸在熊猫热中:大熊猫"武雯"和"星雅"当地时间今晚将在阿姆斯特丹受到隆重欢迎。图片是雌熊猫"武雯"。
当妈妈啦!:图片为6月12日,生活在日本上野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生下一只幼崽(妈妈将幼崽含在嘴中)。1972年10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上野动物园首次迎来了中国的大熊猫。据公开资料显示,除美国外,日本是目前拥有中国大熊猫最多的国家。前者拥有11只,后者拥有8只。
美国最多:目前拥有中国大熊猫的国家分别在:美国、比利时、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德国。图片为在美国出生的大熊猫“宝宝”于今年2月搭乘“熊猫专机”从华盛顿返回中国。

根据声明,美国国家动物园与中方签订的研究和繁育协议将持续到 2034年4 月,与之前的协议一样,这份协议规定任何在动物园出生的幼崽将在4岁之前移居中国。动物园每年将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支付100万美元,用于支持在中国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综合报道)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