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
2024-05-28T12:31:30.637Z
普遍认为,中日韩三国领导人能够坐在一起开会,本身就是一次突破

(德国之声中文网)停摆四年有余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日前在韩国首尔落下帷幕。三方发表了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和三国知识产权合作十年愿景、有关大流行病的预防准备和应对两个联合声明,并重申定期举办三国领导人会议和部长级会议的原则,推动三国合作机制化;继续加强三国合作秘书处(TCS)的力量;通过"韩中日+X合作",与其他地区共同实现繁荣等。三方还同意将2025-2026年定为中日韩文化交流年。在三国领导人举行峰会的同时,韩中、韩日和中日也分别举行了领导人双边会谈。

中国这次派了总理李强出席三国领导人会议,和之前的规格一样,但是,这也意味着三国领导人会议的议题将主要限定在经贸、人文领域,不太可能扩大到外交、安全和区域热点问题。后者会出现在两两的双边会谈中,可会避免作为三方会谈的议题。尤其对中国关注的台湾问题,虽然有赖清德的520演说和中国的军演,然而三方会谈完全没有涉及这个话题。朝鲜问题作为攸关半岛和东北亚安全的区域热点问题,虽然每次都是三国领导人少不了讨论的话题,但这次联合宣言并未纳入过往会议必然会写入的"三国承诺实现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三国为实现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共同努力"等表述。这表明至少是中方不愿因和日韩的接近而让朝鲜感到不快。

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不论是否达成成果,以及达成多少成果,普遍认为,三国领导人能够坐在一起开会,本身就是一次突破。从美国的角度看,肯定不乐于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过去,三国之间如果因为出现某个冲突--主要是在中韩或中日之间--有时也会不能如常举行会议,比如中韩围绕萨德就曾让三国领导人会议拖延2年,但这次延迟的时间尤其久,除了疫情影响外,最主要原因是美中的对抗。美国在东亚组建了多个三边的抗中同盟,在东北亚就是美日韩。作为美国在东亚最重要的两个盟邦,日韩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卷入美中对抗的这场游戏中,充当美国在东北亚围堵中国的两个角色。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的正是这种趋势。日本的卷入并不令人意外,日中因历史、台湾以及在经济上被中国超越后产生的心理落差,很容易在战略上配合美国围堵中国。韩国卷入美中冲突,则有点出乎外界预料。虽然韩中也有很多矛盾,并受到美国压力,但鉴于两国经贸的密切程度尤其朝鲜问题,人们原本认为,对韩国最有利的选择就是表面上保持中立,不过于偏向美国,至少在中国特别在意的一些问题上,如半导体供应链,以及台湾问题,不要站倒向美方去刺激中国。然而,尹锡月上台后,在外交上奉行一边倒政策,多次在台湾问题上发言让中方感到不悦。尹改变前任在美中之间的平衡外交,并不完全是美国压力所致,很大程度上也是韩国这届政府的主动选择,大概认为中国在美中对抗中处于下方,韩国要趁势强化韩美同盟,同时改善和日本的关系,在和中国的相处中才能处于一种有利地位,改变过去韩中关系的不平等现象,和中国平起平坐,甚至比中国还强势。

中国当然明了东北亚这种地缘政治上的变化,但除了强化和俄罗斯的关系外,对日韩基本采取的是冷应对方式,没有进行太强烈的反制。因为中国明白,必须把主要精力用来对付美国,如果对日韩过分强硬,会使得它们更倒向美国。但是中国也不是完全没理会,对两国采取了外交冷冻的做法。另外,在两国中,中国对日本的态度要比对韩国的态度相对来得严厉。对日本,中国主要是在福岛的核污水处理上,批评日本的做法,并限制其海产品进口;同时也严厉敲打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警告日本不要插手台海事务。三国领导人会议前,中国驻日大使就对日本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公开警告,引起日本外相的抗议。对韩国,中国虽然也在一些具体事情上采取了反制措施,如针对疫情期间对中国游客的歧视,同时也警告韩国不要在台湾问题上跟随美国,但对韩国最关心的朝鲜问题,中国并没有启用朝鲜牌来敲打韩国。

韩国态度为何转变

之所以中国对日韩的态度和做法有所不同,是因为在中国看来,日本相对韩国,对中国的威胁更大。日本毕竟是美国在全球最重要的盟邦,而且卷入台湾的程度不亚于美国。韩国在台海事务上只是口头讲讲,而日本是公开表态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做好了介入台湾的准备。另一方面,中国这样区别对待,也是要在美日韩同盟寻找一个破口,来弱化三国关系,而这个破口最有可能是在韩国。果不其然,韩国政局的变化,为中韩改善关系带来了契机。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韩国总统尹锡悦、中国总理李强5月27日参加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后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日韩工商峰会

韩国国会选举执政党的大败和在野党的大胜,让上台尚不满两年的尹锡月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提前进入了坡脚状态。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本来就对尹锡月的内外政策,尤其是亲日远中不满,批评其介入中国内政,让韩中关系受损;另外,尹锡月对日本的和解是在韩国民意还在历史问题上对日本怀有敌意的情况下,强行推进的,基础并不稳固,因此,未来三年的执政,如果尹锡月不想受到反对党过多的杯葛,就必须修正其内外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这也就是韩国外长前不久为重启三国领导人会议而来华访问的原因,这也是韩国外长4年来的首次访华。中国答应李强出席,有助于尹锡月改善目前低迷的民望,他眼下急需这场三国领导人的会议展现他对韩国民众的领导力。所以我们看到,在同李强的会谈中,尹锡悦表示,韩中要保持紧密合作,韩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立场没有改变,将一如既往坚定致力于发展韩中关系;双方同意适时举行外交部门高级别战略对话、副部级外交安全2+2对话,适时启动中韩1.5轨对话交流机制;加快推进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重启中韩人文交流促进委员会和青年交流等,是比较积极正面的。

韩国,一定程度上日本,愿意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也是因为美中几年的对抗下来,中国经济并没有被打垮,相反,新三样产品在全球攻城略地。这点韩国尤其有感触,多个产业被中国超越,韩中贸易由原来的出超变成了入超。因此韩国国内的舆论今年以来对中国的态度也在慢慢改变。

中国要拆散美日韩同盟几无可能

中日关系的重启比起中韩关系来,要困难得多。这从李强和岸田会谈中方发表的新闻稿篇幅和内容可见一斑。中日领导人会谈的新闻稿要比中韩领导人会谈的新闻稿短很多,李强表示,希望日方重信守诺,妥善处理历史、台湾等问题,与中方一道相向而行,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事关全人类健康,希望日方切实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可见在中日关注的这些问题上,双方基本上没有共识。

美日韩同盟因为韩国内政的变化导致韩中关系有所改善,或许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有所松动,但中国要拆散这个小三边在未来几年几无可能。除了美国会继续强化和中国的对抗,迫使韩日不得不选边,也是因为该同盟不仅针对中国,同时也针对朝鲜和俄罗斯。与此同时,正如三国声明这次对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显示出分歧一样,中国不可能不在战略上偏向朝鲜,这也就决定了中韩关系改善的程度有限。在东北亚,未来还是不能完全排除出现阵营对抗的可能性。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