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資深政治家批德政府隱瞞中國間諜攻擊 評論:不通知無異中共幫兇

不久前德國總理率龐大的企業代表團訪問北京,儘管德國政府深知中共早對本國進行間諜攻擊。德國一資深政治人物是中國駭客攻擊的受害者,他批評當美國聯邦調查局通報中國駭客攻擊後,德國依然向受害的議員及其他人隱瞞資訊。評論指,德國政府沒有及時告知受害者,無異於中共的幫兇。旅德香港民主人士呼籲,德國不要將安全置於經濟利益之下。
德國《圖片報》周三(1日)在報道中,引述據名遭中國駭客攻擊的歐洲議員觀點,批評德國聯邦政府未能及時將中國間諜活動的情況向他們通報。
報道指,當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於上月率大型代表團,向中國「獨裁者」展示友好姿態時,德國聯邦政府已經知道,這個共產主義國家的安全部門已經在多年間對德國政界人士進行駭客攻擊,但非常愚蠢的是,德國當局並沒有通知受害者。
數千名西方政客、記者 受國家級駭客組織攻擊和監視
多年來,有數千名西方政府工作人員、議員、記者和科學家,受到國家級駭客組織的攻擊和監視,其中至少有400名議員。
自2021年以來,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一直在調查駭客組織「APT31」的大規模間諜活動,該組織的幕後黑手被認為是北京。美國現已對7名年齡在35歲至38歲之間的駭客提出起訴;華盛頓和英國同時實施制裁。
德國綠黨前主席:不應該被這樣的攻擊嚇倒
2022年,美國聯邦調查局向各國通報了駭客攻擊西方政客的情況。德國綠黨前主席、歐洲議會對華關係代表團前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告訴《圖片報》,德國也已獲悉此事。
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稱,包瑞翰本人就是中國駭客事件的受害者之一。他指責歐盟和德國「迴避」中國。他表示:「美國聯邦調查局最早在2022年,就向德國當局通報了針對德國議員的駭客攻擊事件,令我驚訝的是,他們對資訊保密。」
包瑞翰表示,一些駭客攻擊的受害者來自「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該聯盟向相關部門提出要求後,才收到回覆,但這些資訊來自聯邦調查局,而不是德國聯邦政府。
這位歐洲前議員還表示,多虧美國人提供的信息,他們現在已經獲知120多個「APT31」攻擊的目標,其中包括9名歐洲議會議員和3名工作人員。國家議會成員的身分也已確定,但其餘400名政治人物的身分尚未確定。
除了包瑞翰之外,至少還有第二位德國籍的歐洲議會議員埃羅格魯(Engin Eroglu),也是中國「史塔西」的受害者,他亦未被告知。另外,據悉歐盟議會自由民主黨黨團主席、比利時前首相費爾霍夫施塔特(Guy Verhofstadt)也是駭客攻擊的受害者之一。歐盟議員正在寫信給歐盟各國議會議長和歐洲議會,要求就事件進行澄清、調查和制裁。
包瑞翰表示:「為甚麼責任方至今沒有通知我們受影響的人數?是誰做出了這個決定?為甚麼沒有透明度?」
他喊話德國政府:「美國和英國都明確指出中國對這次駭客攻擊負有責任,並向民眾通報情況並制裁攻擊者,這一點是一致的,你不應該被這樣的攻擊嚇倒。」
德國人權運動家穆達偉(David Missal)在社群媒體上嘲諷道:「在與中國打交道時不要製造壞情緒,似乎成了德國總理的座右銘。」

評論:德國政府違「透明原則」
在德國大學任職的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生朱瑞接受本台訪問時,指出現任德國聯邦政府有違上台之初明確承諾的「透明原則」。
朱瑞說:「首先這非常有違『透明度原則』,本屆德國政府交通燈聯盟在其執政聯盟協議中明確承諾,執政聯盟將遵循開放政府的原則,也就是透明度、參與度、合作度,透過提高透明度讓民主制度更強大。德國政府向公眾隱瞞來自中國間諜的攻擊,德國總理嚴重違反了承諾;聯邦政府向受到間諜襲擊的議會成員隱瞞這件事件,也妨礙了議會監督政府的功能。」
評論:沒通知受害者 無異於中共幫兇
朱瑞進一步指出,對仍在持續的中共間諜攻擊,德國聯邦政府沒有及時告知受害者,無異於中共的幫兇。
朱瑞說:「沒有及時告知受攻擊對象正在發生的間諜攻擊,這讓受攻擊者不能及時採取更多防禦措施來應對攻擊。知情卻隱瞞,在某種程度上,德國政府成為了攻擊者的幫兇,是非常嚴重的錯誤。」
評論:經濟利益至上 忽略國家安全
流亡德國的香港民主人士、「自由香港」機構的聯合創辦人黃台仰也就此接受本台採訪,他認為事件顯示德國政府在面對中國時,仍是經濟利益至上,忽略國家安全。
黃台仰說:「反映了德國總理府就中國議題的態度:甘願犧牲國家安全,以從中國換取利益。這種由利益主導的對華政策,出賣了德國的核心價值及國家安全,不但止危害了在德國的異議人士及對中強硬議員的安全,更威脅到整個歐洲政治體系的運作。德國必須馬上改變這種短視的對華政策,認真看待中國對歐洲以及德國的威脅,保護歐洲的核心價值、自由和民主。」
「APT31」是中國國安部運營的網路間諜計劃
早在2021年1月,比利時國會議員科戈拉蒂(Samuel Cogolati)因起草一份制裁中共當局對維吾爾人的「反人罪」議案時,其信箱遭遇自稱「新聞社」的釣魚郵件。很快他收到比利時網路安全中心(CCB)的提示,該中心認為攻擊行為很可能來自駭客組織「APT31」。
今年3月,美國當局證實7名來自中國駭客組織的間諜,對美國白宮、國會及批評北京的西方議員進行了數千次網路攻擊。其後,芬蘭警方也證實,與中國國家安全部有關的「APT31」駭客組織,是2021年芬蘭議會遭網路入侵事件的實施者。芬蘭及比利時兩國皆就網路間諜犯罪行為劍指北京,芬蘭安全情報局也與國際夥伴開啟聯合調查。
「APT31」是中國國安部下屬的湖北省國家安全廳運營的網路間諜計劃,總部位於武漢。自2010年起,「APT31」發動了全球駭客攻擊行動,其中包括向目標人士發送帶有追蹤連結的電郵,西方政府公務員、議員、學者和記者,以及多名對北京持批評立場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成員都成為受害者。
記者:吳亦桐、宋子杰(倫敦) 編輯:施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