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一(6日)下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雙邊會談,會後舉行聯合記者會,有別於當日上午的歐盟、法國與中國三方對話聚焦貿易平衡,法中兩國領袖會面主軸是區域衝突,馬克龍表達對東亞危機的擔憂並提及台海局勢,習近平則呼籲別藉俄烏戰爭煽動新冷戰。

馬克龍在聲明中強調對國際法的尊重,讚揚北京不提供武器及避免支援莫斯科的承諾,同時嚴格管控軍民兩用物品出口。馬克龍表示他向習近平解釋,俄烏衝突對歐洲安全的影響,以及歐洲在必要時支持烏克蘭的決心,藉機要求北京保證不會在俄烏戰爭中支持俄羅斯。 

2024-05-06T134458Z_1897416979_RC21L7AU782F_RTRMADP_3_EU-CHINA-FRANCE-INVALIDES.JPG
馬克龍說,向習近平解釋了俄烏衝突對歐洲安全的影響,以及歐洲在必要時支持烏克蘭的決心。(路透社圖片)

會談中提及台海緊張局勢

除了攸關歐洲生存的俄烏戰爭及中東地區衝突,馬克龍透露在會談中還提及台海緊張局勢,以及對北韓加速彈道導彈和核武計劃的擔憂。

習近平則表示,在當前世界百年變局、亂局下,中法要堅持獨立自主,共同防止新冷戰或陣營對抗;要堅持相互理解,共同促進多彩世界的和諧共處;要堅持高瞻遠矚,共同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要堅持互利共贏,共同反對脫鉤斷鍊、築牆設壘。

習近平說:「中國不既是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當事方、參與方,但我們沒有隔岸觀火,而是一直為實現和平發揮積極作用。我們反對利用烏克蘭危機甩鍋、抹黑第三國,煽動新冷戰。」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向本台表示,習近平主動提到「新冷戰」,變相透露出他訪問法國的主要目的。

陳俐甫說:「由習近平講冷戰而不是普京在講冷戰,表示這個冷戰的對象是中國。也就是習近平在這次聯合公報裡面,很清楚的認知到全世界都想圍堵他,而他去法國想要突破冷戰形成的結構。如果美國要發起以中國為中心的冷戰的話,他希望法國不要參加,當然也透過跟法國的總統見面,講給整個歐盟的各國聽,希望不要加入美國的冷戰對抗中國。」

被指「俯首弭耳歡迎獨裁者」

然而法國國內普遍不太歡迎習近平,法籍歐洲議會議員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批評,法國政府「以俯首弭耳的方式隆重歡迎一位獨裁者」;《新觀察家》雜誌(Le Nouvel Obs)更直接以「法國盲目:我們將犯下對普京一樣的錯誤」為標題。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李正修認為,馬克龍因為要在俄烏以及以哈衝突中,獲得更大政治利益,所以沒有當習近平面提出一些敏感議題。

李正修說:「他就希望法國在解決這兩件衝突裡面,扮演重要角色。如果他今天能夠說服習近平,中斷對俄羅斯的幕後援助,也讓習近平去施壓伊朗甚至伊斯蘭恐怖團體,就等於是歸功於馬克龍。當然不可能是習近平,因為西方國家不會把這樣的功勞歸給習近平。」

他分析,習近平訪問法國算是回訪,但他並未順道回訪德國,而是去兩個國力相差甚遠的歐洲國家,顯見中國不受歐盟國家歡迎。北京想採取個別擊破方式化解歐盟堵圍,目前尚未看到成果。

編輯:鍾廣政/李向陽(台北) 編輯:李榮添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