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寶龍指示港府建「無處不旅遊」理念 業界:因政治問題失吸引力 楊潤雄指會推動各界「做新做好」;而民建聯亦急不及待建議大搞「紅色旅遊」。
粵語組製圖

中國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周四(9日)接見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一方面「充分肯定」局方工作,但又提出要以「新思路、新方法」,建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理念。楊潤雄指會推動各界「做新做好」;而民建聯亦急不及待建議大搞「紅色旅遊」。但業界人士認為,香港對旅客失去吸引力是源於「政治問題」;亦有學者批評港府「藥石亂投」。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周四(9日)在北京獲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接見,夏寶龍稱香港現在內外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指示香港旅遊業要積極求變,以「新思路、新方法」建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包括開發新旅遊路線及產品。

1-2.JPG
楊潤雄周五在Facebook發文,稱會推動各界「做新做好」,推動「香港無處不旅遊」的新指示。(楊潤雄Facebook專頁截圖)

楊潤雄周五(10日)在社交網站發帖文,形容夏寶龍「充分肯定局方的工作表現」,又表示「感受到夏主任十分關心香港的旅遊發展」,會推動各界「做新做好」,要以「無處不旅遊、時常好服務」來擦亮香港的招牌。

2-3.jpg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周四分別接見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以及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圖左)。(港澳辦圖片)

民建聯提「紅色旅遊」大計 倡以熊貓吸遊客

在夏寶龍一聲令下,建制派亦馬上出謀獻策,其中民建聯提議中央再送大熊貓予香港及安排不同熊貓訪港,形容熊貓是「頂級親善大使」,必能夠吸引更多旅客訪港。立法會議員陳勇更建議開發「紅色旅遊」吸引遊客,認為與傳統觀光熱點可起分流作用。

陳勇說:「當年的抗日遊擊隊,中國共產黨帶領之下,和孫中山先生的紅樓,加上周恩來前總理以前都來過香港,還有宋慶齡(女)先生等等各方面,香港很多這些位置,包括『抗戰之旅』、還有很多『抗戰紀念碑』,已經列為國家級抗日遺址,這方面會吸引很多『紅色旅遊』的人,這些新開發點與傳統的可以分流,分流後就等如增加香港新的容量。」

業內人士:海外旅客憂犯《國安法》 歐美旅客寧訪台灣

在香港從事旅遊業20年的Andy(化名)認為,現時香港旅遊業面對的問題根本與「創新」無關。

Andy說:「都是政治問題,有很多海外遊客不知道會否隨時違反那兩條大法例(23條、《國安法》),對香港完全失去信心。人家在海外習慣自由,來到香港講錯說話又被指違反哪條哪條法例,你叫人家怎樣來?至於大陸旅客,始終現在香港有的品牌大陸也有,就算在國內消費貴少許也不會來港,自由行現在即日來回。你香港比國內還嚴,哪我為甚麼要來香港呢?」

Andy認為香港現在正邁向「同城化」,全面與大陸接軌,但大陸當局可以安排開放對香港情況認識較少的旅客來港;但對於清楚了解香港情況的海外旅客來說,中港澳已經再無吸引力。

他說:「國內客可以經(大陸政府)過濾,很多旅客都不清楚,尤其是北方那些很多都不知道香港實際情況。但全球其他國家清清楚楚知道香港現在可以說是無可挽救,所以對歐美旅客來說,飛十多小時來到香港卻諸多掣肘,哪我來還有甚麼意思。亞洲地區來說,(海外旅客)寧願去台灣,也不去香港、大陸和澳門。」

學者批港府「藥石亂投」 楊潤雄不點名隔空反駁

正被港府懸紅通緝的袁弓夷,他的兒子、學者袁彌昌本周在《明報》撰文,批評港府旅遊政策「臨渴掘井、藥石亂投」,以低成本、低增值的商店吸引低消費旅客是「劣幣驅逐良幣」。楊潤雄其後不點名反駁,稱「五一黃金周」旅客帶來20億消費,批評有人「以偏概全」,又指「業界大致滿意」。

記者:梁銘康(曼徹斯特) 編輯:施芷珊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