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總統上任|蔡英文執政8年讓國際社會與台灣同行 惟港人政策最為垢病

台灣候任總統賴清德將於下周一520正式上任,亦代表執政八年的蔡英文將卸任。於香港人而言,對蔡英文可謂「又愛又恨」,「愛」的是她堅持捍衛民主和台灣,堅拒中共;但「恨」的是在港人政策上「模糊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蔡英文在兩岸問題上守住了台灣的利益,國際能見度亦因不少民主國家聲援而上升;至於經濟方面雖然有爭議,但加權指數在她任內上升近萬三點,超越歷任總統。
經歷了陳水扁貪腐醜聞的民進黨,8年後以689萬高票,加壓國民黨朱立倫,成功為民進黨翻身,登上總統寶座。
16年上任的就職演說,她並未提到中國要求的遵循『九二共識』,只表示「以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共同認知與諒解」來闡述未來兩岸係,結果引發北京不滿。除了關閉協商大門,8年來,不斷有戰機越過海峽中線,上月更迫近台灣淡水26浬。在經濟上,中國則以檢疫為由限制農產品由禁止農產品進口,亦不開放陸客來台。

分析:特朗普政策令蔡英文翻身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向本台表示,在中國文攻武嚇情況下,蔡英文第一任期前半段甚麼都做不了。但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對中共發動貿易戰,以及2019年香港反送中,讓她翻身連任。
陳俐甫說:「台灣人因為這樣內部團結起來,就是因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然後美國也加強對中國的抵制。在這個情況下,蔡英文的執政以藍營的講法就是得到『芒果乾』。國際跟『亡國感』是支持蔡英文第一個任期裡面本來非常危險,就是因為特朗普跟香港問題。」
他指,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加上美國對中國經濟封鎖,導致中國經濟崩潰。但意想不到的是,蔡英文並未依照美國要求,加入經濟抵制行列。
陳俐甫說:「中國抵制台灣,台灣不抵制中國,甚至台灣還協助台商可以從中國回來,使得蔡英文的後面4年,特別是在疫情之後,台灣的股市是全世界表現最好的。」
台灣邦交國大減但外交空間擴大
根據資料顯示,蔡英文上任時的股價加權指數是8095點,升到今時今日超過二萬點的歷史高位,較港股更高,市值近2兆美元。
在中國的脅迫下,亦不斷挖走台灣邦交國,8年來失去10個邦交國,使目前邦交國剩下12個。(可上外交部網頁掃邦交國嗰版) 雖然邦交國數字上屢屢受挫,但台灣的外交空間,在「全球圍堵中國」的基礎上,其實擴闊了不少。
其中蔡英文任期內最「成功」的外交,莫過於2022年8月,在中共文攻武嚇下,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率團旋風式訪台20小時,是首位美國執政黨議長訪台。
不少分析指,19年民望極低旳蔡英文,因支持反送中運動,表明「與香港人同行」,並支持抗中,獲不少國內年輕人支持而連任,但後續在接納港人來台定居方面,受到不少批評。
香港資深政治評論員劉銳紹認為,如果單從台灣利益來看,接納大批港人移民並不符合本身利益。
劉銳紹說:「再加上大陸因素,台灣是沒辦法防止大陸有多少的滲透力量,透過公開不公開、正常不正常的方法,自然而言形成兩岸關係不好的時候,蔡英文就更加緊慎包括抗拒香港人。」

蔡英文8年民望猶如「過山車」
不過,陳俐甫就批評,從人道立場來看,當時控制立法院多數的民進黨,可以制定《難民法》加速接收大量受迫害港人。
陳俐甫說:「那時候因為沒有能力去處理,也不想要去涉及誰是親中的、想來台灣的,誰是受迫害的。沒有辦法去釐清這些以後,認為是一個困難的選項,我們也承載不了就乾脆拖著好了。」
他批評,這種以拖待變的想法,後面證明民進黨的想法愈來愈脫離民意,導致今屆大選失去立法院多數黨席位。
但無論如何,蔡英文帶領民進黨,成功建立了抗中的形象,亦令不少台灣人覺醒。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蔡英文當選時近70%支持,到最低點接近25%;雖然於反送中後急升至超過七成支持,但到卸任前,則回落至五成左右。最近,親共的《中國時報》,一篇呼籲國民黨不要杯葛出席520就職禮的文章,被解讀為中共已打定輸數,民進黨或會長期執政下去。到底台灣的命運,在賴清德未來四年的任期下會否有大幅改變呢?大眾都拭目以待。
記者:鍾廣政(台北) 編輯: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