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冲击2.0”的背后元凶:人民币贬值和通缩
对于过去曾因人民币问题与中国有过摩擦的美国来说,经通胀调整后的人民币汇率下滑意味着中国制造的商品比以前更加便宜,这一趋势已反映在疲软的进口价格上。这使得中国产品对美国消费者极具吸引力,从而削弱了美国官员主张的减少对中国依赖的目标。
“使用中国供应链的动机依然很强,”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级研究员Brad Setser说。“在这样的人民币汇率下,中国的竞争力强到令人难以置信。”
根据由央行组成的国际组织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数据,人民币兑一篮子主要贸易伙伴货币汇率已较2022年3月创下的近期高点下跌了6%。这一下跌反映出,在中国艰难应对长期房地产危机和消费支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乏力。
通缩的红利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同一时期下跌了14%。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仅考虑中国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变动,还根据中国与这些国家的通胀差异进行调整。中国正濒临通货紧缩,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因为通缩会抑制消费,使债务更加难以承受。但通缩也有隐形红利,它可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尤其是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通胀高企的时候。
目前中国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之间的差距是自1994年国际清算银行开始编制该数据以来最大。
自2022年初以来,美元的实际汇率已经上升了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亚太部主任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表示,人民币的实际贬值 “显然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出口”。
中国2月份出口量较2022年3月份增长约10%。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CPB Netherlands Bureau for Economic Policy Analysis, 简称CPB)的数据显示,同期世界出口量仅增长1.4%。
外国官员担心21世纪之初发生过的中国冲击会重演,当时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推动了出口繁荣,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但却严重冲击了美国和其他国家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的行业。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在4月份警告中国称,在政府引导的投资推动下,中国不断膨胀的制造业产能威胁到了其他地方的就业机会。中国谴责这种批评是保护主义的烟雾弹。
其他亚洲国家首当其冲
中国的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亚洲邻国的利益为代价的,许多邻国在电子产品、钢铁、基础半导体和家具等产品方面与中国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CPB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出口量增长10%的这两年里,亚洲新兴市场出口量下降了近2%。就连日本也难以幸免,尽管日圆大幅贬值,但日本出口量下滑,部分原因是中国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长。
这预示着未来增长疲软,并会推低这些国家的货币兑美元汇率,加剧美元走强给整个亚洲带来的贬值压力。
自今年年初以来,韩圆兑美元下跌5%,马来西亚林吉特下跌3%,越南盾下跌4.5%。
印尼央行在4月份出人意料地提高了利率,理由是印尼盾疲软和通胀再度抬头的风险。日本政府已经动用了数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捍卫不断下挫的日圆。
由于人民币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通胀差异来实现的,这使得外国扭转人民币贬值局面的行动变得复杂化。2019年,时任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领导下的美国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要求中国官员停止干预外汇市场,让人民币升值。
但现在,许多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官员的行动不是要削弱人民币,而是要支撑人民币,或者至少确保人民币贬值是渐进和可控的。中国官员担心大幅贬值会引发资本外逃,并推高石油等主要进口产品的成本。
为什么旧式补救措施可能于事无补
这意味着再次呼吁中国政府放松对汇率的控制很可能会导致人民币更加疲软,并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和货币造成更大压力。
汇丰(HSBC)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说:“全世界与中国竞争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要扭转人民币实际贬值的趋势,可以通过提高中国的通胀来实现,但这很可能需要更积极的财政刺激措施,而中国政府一直不愿采取这种措施,部分原因是担心会增加巨额债务。美国和其他国家用以降低通胀的激进措施,如提高利率,也可能有所帮助,但短期内会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贬值压力。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经济学和贸易政策教授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说:“就目前而言,北京和华盛顿可能立场一致,都希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要下跌得太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