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觀察|最新流出的「六四照片」被ChatGPT打假?
!特別提示:文中部分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已經過模糊處理,請謹慎選擇閱讀。!
一張黑白照片24小時內在X(原推特)平台上獲得破百萬人次的點閱量,這完全出乎發文者吳仁華的意料。
「這是我2010年6月初註冊推特帳號以來,第一次所發帖子的查看數量超過百萬。」六四事件的親歷者與見證者吳仁華在X上說。今年天安門事件35週年前夕,他發出了一張黑白舊照,三具屍體橫躺在擔架上,頭部都遭重創。吳仁華稱,這張照片是1989年6月4日中午在中國政法大學教學樓所拍,這是首次公開,但為安全起見,他不願透露來源和拍攝者。
吳仁華貼出的照片在社媒上引發大量討論,也有人努力證明這是「假照片」。一部分網友將照片送給人工智慧語言模型軟體ChatGPT鑑定,得到了許多不同答案,稱這張照片並非來自「六四」時期。 ChatGPT可以當做事實查核的工具嗎?
可以用ChatGPT打假「六四照片」嗎?
下圖左側,一位簡體中文帳號網友稱ChatGPT鑑定這張照片出自越南,是「順化大屠殺」的場景。右邊則是有人po出的一張所謂的「網頁截圖」,該「網頁」將這張圖片與其他的越戰時期新聞圖片放在一起,意指這張圖片其實來自於1968年。經Google圖片反搜,左上角的圖片是越戰期間的歷史檔案照,但沒有右側截圖的網頁存在,所謂的「網頁截圖」應為合成。
為了核實ChatGPT的說法,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記者5月31日依序以繁體中文、英文及簡體中文詢問ChatGPT‑4o版本「這一圖片的出處」,分別得到如下的答案:
以繁體中文詢問,ChatGPT答案為不敢肯定、需要更多相關資料與線索。
以英文詢問,ChatGPT答案為這是越戰時期的美萊村大屠殺場景。
以簡體中文詢問,ChatGPT答案為這是發生於1968年巴黎5月風暴學生運動。
在不同時間使用ChatGPT,得到的答案也不相同。
6月3日上午,我們以英文詢問ChatGPT這張照片出處時,原本它沒有答案。若換問法,直接詢問「這是否是發生在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得到肯定的答案。而幾個小時之後,同樣以英文詢問,ChatGPT則說這是「1976年發生於泰國的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大屠殺」,再進一步追問「難道沒可能是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嗎?」ChatGPT則直接否定照片來自天安門學運。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注意到,在ChatGPT的網頁板下方,有一行不太顯眼的文字(如下圖),提示用戶,「ChatGPT是會犯錯的,重要資訊請核查」(ChatGPT can make mistakes. Check important info)
專家:ChatGPT不是核對工具
「絕對不行拿ChatGPT來當查核工具。」馬里蘭大學新聞學院研究員李惟平告訴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她說,ChatGPT的答案變化,應該是訓練ChatGPT的資料庫內容有更新,讓它接受了新一輪的訓練。
專研假資訊生態系的她認為,這也凸顯在數位時代海量資訊蔓延的情況下,事實查核有多麼重要,「尤其考慮到簡體中文資料庫中,絕大多數的資訊又深受中國資訊管控所影響。」
「ChatGPT是對話機器人,他依賴的是(與使用者)的對話,辨識真偽並不是ChatGPT的功能。」台灣成功大學統計系副教授許志仲專長影像處理以及機器學習,他告訴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相較於Google的圖片檢索功能是運用演算法與資料庫比對,ChatGPT的運作機制並不同。
許志仲說明,最新版本的GPT-4o尚未公佈論文,但根據現有資料,ChatGPT雖然有聯網功能,但在接受用戶傳送的圖片時,他仍然是以「文字」作為辨識基礎,以文字解讀影像後再產生內容,而不是直接將圖片與數據庫比對。同時,ChatGPT如何解讀收到的影像,也可能受到使用者如何訓練自己的模型有關。
至於為什麼使用不同語言,ChatGPT會給出不同的答案?許志仲指出,各語言的數據庫豐富度不盡相同,ChatGPT無法很有效的融會貫通,因此不同語言的提問會產生不同結果。
ChatGPT回答問題時會提供錯誤資訊,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早就有相關核查報告(1、2)。再經過前述實驗,及綜合專家說法,可以得知網友以ChatGPT查核吳仁華的照片,這樣的方法本身就是錯誤。
有評論者擔心,如果有機構、甚至政府組織以大量偽網頁「錯誤教育」ChatGPT,將使它存取並輸出錯誤資訊。如前所述,在這場「六四照片」打假風波中,就有網友偽造「網頁」,以「證明」這張六四照片是假的。
許志仲說,「若使用者可以任意影響資料庫內容,對ChatGPT這個產品而言相當危險。」他認為單一使用者的確可以透過對話訓練ChatGPT的生成結果,但這僅止於單一使用者的個人帳號,除非是開發者,否則無法影響ChatGPT整體數據庫。
吳仁華公佈的「六四照片」是真的嗎?
吳仁華公佈的這張被打假的「六四照片」,經過查核,有兩筆資料支持這張照片與中國「六四」事件相關,雖然無法確認這張照片準確的拍攝時間、地點, 但這張照片很有可能來自1989年天安門學運期間。
第一,在美國製片人韓倞(Carma Hinton)執導的紀錄片《天安門》中,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注意到,影片約02'48”00處的場景,和吳仁華公佈照片中的環境特點,以及人、物位置都極為相似。 雖然影片中沒有說明這一場景是否來自中國政法大學,但兩者在不同角度取景下,都拍攝到了牆壁上很可能用於擺放消防栓的玻璃格,另外,黑白照片與彩色影片裡的行軍床一角,也都有相似的刮痕。同時,三位罹難者的安置排列方式都大致相同。
但也有不同之處,包括:紀錄片中三具遺體還綁著學運期間抗議者的紅色頭巾,中間的遺體頭部放著一塊車牌;而吳仁華的照片中遺體沒有紅色頭巾,也不見那塊車牌。
第二,用工具測試。在Google上以圖片反搜吳仁華的照片,則可發現在他公佈這張照片之前,都沒有這一圖像的相關記錄,這和他說是首次公佈這一歷史照片相符合。另外,透過AI 偵測工具The Hive判讀,這張照片為人工智慧產生的可能性極低。
2024年6月4日,吳仁華在台北六四晚會現場接受了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記者的訪問。他首先證實,照片和紀錄片就是同一地點,同一現場。他強調,當天在現場還有很多人都看到了同一場景。在他貼出照片之後,有些人就在留言中表示自己當天就在現場,親眼目睹這個狀況。
至於影片和照片的不同之處,吳仁華認為是時間差造成。他解釋,那塊車牌是軍車車牌,很可能是作為證物而被放在那裡,至於紅布條,也可能是有人希望留下證據,連同那塊車牌一起被拿走。
在發稿前,韓倞還沒有回覆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的置評請求。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sia Fact Check Lab)針對當今複雜媒體環境以及新興傳播生態而成立。我們本於新聞專業主義,提供專業查核報告及與信息環境相關的傳播觀察、深度報道,幫助讀者對公共議題獲得多元而全面的認識。讀者若對任何媒體及社交軟件傳播的信息有疑問,歡迎以電郵afcl@rfa.org寄給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由我們為您查證核實。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在X、臉書、IG開張了,歡迎讀者追蹤、分享、轉發。X這邊請進: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這裡、IG也別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