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35】布林肯向抗爭者致敬多 國駐港領事現身維園

北京天安門「六四」事件35周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發表聲明,向當年「六四」及之後遇害和被監禁的人士致敬,「當北京試圖壓制『六四』的記憶時,美國與持續爭取人權及個人自由的人同在;35年前在天安門廣場挺身而出的人們,他們的勇氣和犧牲不會被遺忘」。
布林肯說:「在天安門廣場大屠殺35周年之際,我們緬懷數以萬計的中國和平民主抗議者,他們只因捍衛自由、人權及終結腐敗,遭到血腥鎮壓」,那天的真實死亡人數35年後仍不得而知,「但我們向所有在1989年6月4日以及之後遇害及入獄的人們致敬」。
中方:反對把人權議題政治化
布林肯同時向在中國各地,包括新疆、西藏及香港遭噤聲的人群表示敬意,強調美方將繼續發聲,並與國際社會合作,推動對中國在境內外的侵犯人權行為問責,要求中國承認並尊重所簽署的《世界人權宣言》(UDHR)所載的人權及基本自由。他又呼籲中國接受今年聯合國「普遍定期審議」(Universal Periodic Review,UPR)對中國人權紀錄的多項建議,包括無條件釋放遭到任意及不公平拘留的人。
中國駐美大使館表示,反對美國把人權議題政治化、借人權之名干涉中國內政,重申中國政府對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政治風波」早有明確結論,中方已找到一條順應時代潮流、符合中國國情的人權之路,過去75年取得的偉大成就,充分說明選擇了人民擁護以及正確的發展道路 。
卡梅倫形容「天安門廣場屠殺」
英國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在社交媒體X貼文,以「天安門廣場屠殺」(Tiananmen Square Massacre)形容「六四」事件,並表示英國仍記得1989年6月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及周邊和平抗議卻慘遭殺害的人們,英國要求保護人權,也支持捍衛自由的人。
卡梅倫的貼文還附上英國駐中國大使館在X發布的短片,無聲的短片展示當年《人民日報》頭版,以及報紙文字逐漸被抹去、消失,最後只剩下一張帶著皺褶的白紙。
另外,至少9個歐洲國家的駐港總領事或代表周二(4日)晚上現身維園,當中包括德國、法國和比利時,以及歐盟駐港辦事處代理主任,日本駐港總領事則獨自前往維園;而除了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加拿大駐港總領事館也在社交網站上載燭光照片,稱和平集會是人權。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