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五週年  多地港人舉辦紀念活動 曼城港人示威者遊行,紀念612。
梁銘康攝

2019年6月9日,港府強推《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觸發百萬港人上街遊行,香港從此變天。北京高壓下,大批港人流散世界各地。

五年過去,當遊行集會在香港絕跡,離散港人則在海外繼續發聲。其中在倫敦,多個組織周日(9日)在近日爆出「間諜案」的香港駐倫敦經貿辦外舉行集會,要求英國政府關閉經貿辦,撤銷相關官員的外交豁免權。主辦方指約有500人參加。

集會以升旗儀式展開,主辦方在香港經貿辦外竪立巨型旗桿。在《願榮光歸香港》歌聲中,香港經貿辦外升起「香港獨立旗」,以及被部分抗爭者視為「香港國旗」的藍白旗。不少參加者情緒高漲,高呼「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香港獨立 唯一出路」口號。

民間組織「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The 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 CFHK)傳訊與傳媒助理張晞晴向本台表示,五年前的運動改變了她的人生。

她憶述五年前,仍在香港讀中二的她從學姐口中得知港府試圖強推「送中惡法」,於是加入遊行之列。她仍然記得612當日親眼目睹警暴,看著一個香港警察在她面前踩一個示威者的頸。之後的五年,她帶著這團怒火離開香港、移民英國,放下以往的所有個人興趣,把青春傾注為香港發聲,從地區組織、文化活動乃至國際遊說,她都不放過。

她寄語海內外港人應保持連結、互相理解,彼此不要愈走愈遠。

55歲的港人Francis仍記得五年前參與遊行後,晚上留在「煲底」支援;五年後,他拿着自製標語,繼續在倫敦的香港經貿辦外示威。和大部分參加者不同,他沒有以口罩遮蓋面容。他向本台表示,他所做的一切光明正大,不會懼怕政權威嚇。他認為,即使當下不少港人無法回港,但他堅信香港終有光復的一天,屆時所有港人都可回到香港聚首。

人稱「攬炒巴」的劉祖廸發言時,坦言過去五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都是運動的低潮期,但他憶述五年前自己在英國參與聲援港人集會後,才開始嘗試聯絡英國議員,之後愈做愈多,形成「國際戰線」。

他寄語港人不要小看每個微小的動作和活動的漣漪,盡己所能向身邊人講述香港故事,並在各行各業自立自強,等待下次「起義」的契機。

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表示,當年香港經貿辦成立時,香港仍有高度自治,經貿辦在海外仍代表香港利益。然而當下的香港經貿辦只代表中共,為中共打壓港人,認為英國政府應關閉香港經貿辦,撤銷相關官員的外交豁免權。

他又斥香港特首李家超是「首席叛徒」(Chief Quisling),認為英國政府應制裁李家超、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等打壓人權的香港官員。

除了倫敦、諾定咸、雷丁、伯明翰和修咸頓等地都有「和你寫」、紀錄片《因為愛所以革命》、《幸彤在監獄》放映會等活動,紀念反送中運動五周年。

記者: 梁銘康/文在山(英國)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