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5周年】海外港人不遺忘「612」 見證者守護著歷史真相

反修例運動踏入 5 周年,5年前的「612」,在整場運動中,首次被定性為「暴動」。當日,警方發射逾 240 枚催淚彈、19 枚橡膠子彈、30 枚海綿彈等清場。彈頭四散,催淚煙彌漫下,最終釀成逾 80 人傷亡。本台接觸兩名海外港人,他們表示,即使已事隔 5 年,沉重的記憶仍歷歷在目,未敢忘記。
5 年前,Eliz(化名)是一間香港媒體記者。她回憶「612 」當日,她走上前線紀錄,當時身上沒有裝備,吸入催淚煙。即使 5 年過去,她仍然深刻記得當日情況,「記得當日去到金鐘的時候,就很多人,有少許記憶像是雨傘(運動)那一段時間的感覺。」
到了當天下午,形勢急轉直下,成為整個運動的最關鍵的轉捩點︰「到下午時分,『煲底』開始爆發衝突,當下我記得個感覺,都是有點震驚,因為沒想過會這麼快放催淚彈。當時都有吸入到(催淚煙),都有不適。」
奪去自由 離開新聞界
「612」爆發後,Eliz 感觸,見證著新聞自由的倒下,特別是及後《國安法》生效後,有數間傳媒機構一夜之間結業,就在這一刻,她決定離開沒有自由的國度,在家人建議下,到海外生活。
即使 5 年過去了,Eliz 說,作為反修例運動的前線見證者,她未敢忘記。「對於我們而言,我們當初在前線採訪,即是我們見證著這件事的發生,我們是不會忘記這一件事。我覺得的確過了 5 年後,很多事難免會習慣了,或者有些人會感覺麻木,因為很多人被捕,然後很多案件在審,這些事發生很多,然後延續這麼多年,大家會有點麻木。我覺得有些人可能真的會忘記了,但亦有很多人仍在做一些事。」
海外港人憶「612 」 分派口罩眼罩 擋催淚彈
另一名海外港人 Amy(化名),回首 5 年前的 「612 」,她仍然記起當日在金鐘政府大樓的人海。她自前一晚,已到現場守候,「那時已有100 至 200 人聚集。我記得(翌日)早上,大家在分派口罩、眼罩,說會放催淚彈。」

縱然運動已經冷卻下來,但難得的,是在海外仍有人堅守這份記憶。「(反修例運動)我覺得最大影響,是很多人離開了。我最近有觀看一套紀錄片,是在加拿大回顧香港反修例,我都很感動,仍有人記得。我還想回香港的,因為家人仍在香港,所以我現在是有些少恐懼說話,因為我看到很多報導說,留學生因為在Facebook說反中共的內容,回到香港就被捕,所以我盡量不公開說任何相關的內容。」
如今模糊的紅線,高牆下的雞蛋已被鐵鎚擊破,昔日敢言的 Amy,亦感嘆即使如今已移居海外,仍然無法自由說話。
記者:胡彗藍、溫賓(多倫多)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