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緊張局勢持續升溫。馬尼拉時間周一(17日),中國和菲律賓軍方船隻在南海爭議島礁附近發生碰撞,衝突造成八名菲律賓海軍人員受傷,其中一人重傷。中菲雙方相互指責對方應該對這次海上衝突負上責任。軍事專家分析,有跡象顯示美國正修改其印太政策,接連重申與盟友簽署的共同防禦承諾,以抗衡中國在南海及東海的軍事行動。

發生衝突的地點是中、菲兩國都聲稱擁有主權的第二托馬斯淺灘(Second Thomas Shoal,中國稱仁愛礁,菲律賓稱阿雲津礁)的附近海域。

據媒體報道,六艘菲律賓軍方船隻當時正駛往自二戰後已擱淺在該淺灘的登陸艦「馬德雷山號」(BRP Sierra Madre),執行例行補給任務,途中遭到中國海警局人員攔截。據報,中方船隻蓄意向菲方船隻高速猛撞,中方士兵並從一艘菲方船上繳獲了八枝高性能槍枝。 

衝突造成八名菲律賓海軍人員受傷,其中一名海軍特種作戰小組成員在與中方人員對抗時失去了一根手指;衝突也導致菲律賓船隻受損。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發言人塔里拉準將(Jay Tarriela)事後發聲明,稱中國海軍、中國海警和海上民兵在內的中國船隻進行了「包括撞擊和拖曳在內的危險動作」。菲律賓船隻最終沒有抵達該淺灘完成補給任務。

菲律賓軍方表示,中國船隻「非法」進入菲律賓專屬經濟區(EEZ)並在那裡展開軍事活動,並對中國海警船「採取具挑釁性和魯莽的行為予以強烈譴責」。

中方指責菲方船隻「危險接近、蓄意碰撞」

中國海警否認了馬尼拉的說法,在一份聲明中指責一艘菲律賓運補船及兩艘充氣艇「非法闖入」該爭議海域,在「非法運送物資」期間,「危險接近、蓄意碰撞中方正常航行的船隻」,迫使中國海警船採取「警告攔阻、登艦檢查、強行驅逐」等管控措施。

2024-03-06T104328Z_2060213782_RC2CF6AAB875_RTRMADP_3_SOUTHCHINASEA-PHILIPPINES.JPG
今年5月4日,中國海警以水砲菲律賓補給船隻,阻止其靠近第二托馬斯淺灘。(路透社圖片)

在上周六(15日),中國新公佈的「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正式生效,中國海警獲得授權可以在南海的中國管轄海域對「擅自進入的」外國船使用武力,甚至還可以扣押外國人最長達60天。

美方嚴厲批評北京否認責任

美國五角大廈官員向美國海軍研究所新聞(USNI News)證實碰撞事件。

美國國務院及白宮對北京否認責任發出嚴厲批評。在華盛頓,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周一(17日)都強烈批評中國,並支持菲律賓。

同日晚上,副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與菲律賓外交部副部長拉扎羅(Maria Theresa Lazaro)通電話。根據美國國務院聲明,坎貝爾在電話對中國不斷升級和不負責任的行動表達擔憂,並向菲方重申兩國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對於維護印太地區自由、開放的重要性。 

美國和菲律賓在1951年簽訂《美國-菲律賓共同防禦條約》(United States-Philippines Mutual Defense Treaty),條約中的第四條適用於菲律賓武裝部隊、公務船隻或飛機,包括其海岸警衛隊船隻或飛機,一旦在南海的任何地方遭到他國武裝攻擊,美國有義務出兵提供援助。

美國因應中方行動修改「戰略模糊」

哈德遜學院(Hudson Institute)政治及軍事研究中心主任韋茨(Richard Weitz)分析,北京一向聰明地應用民兵在南海和東海對菲律賓及台灣進行滋擾,這些行為並不嚴重到構成開戰的理由,但事實上有助北京慢慢地改變地區內的軍事平衡。

韋茨指出,美國意識到北京的目的,有跡象顯示美國正修改其「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uigity)的立場,開始向盟友澄清其印太政策,給予對方更明確的承諾,特別是與菲律賓一樣,與美國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的台灣,更加是美國的優先事項。

韋茨說:「值得注意的是,上個月在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會上,菲律賓總統表示,如果菲律賓和中國之間爆發衝突,他理解美國會履行共同防禦條約的義務支持菲律賓。從坎貝爾發出的聲明來看,美國現在確認,如果衝突升級、武力廣泛使用,美國將站在菲律賓一方抗衡中國。」

這是今年內第三次中菲雙方在南海出現的對峙局面,並首次導致菲律賓軍人嚴重受傷。上月初,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船隻在前往斯卡伯勒淺灘(Scarborough Shoal,中國稱黃岩島,菲律賓稱馬辛洛克灘或帕納塔格礁)協助菲律賓漁民時,遭到中國海警船的水砲攻擊。今年3月,菲律賓在第二托馬斯淺灘也遭到中國海警船的水砲攻擊,導致船員受傷和船舶損壞。

記者:江穎(華盛頓)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