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斯接連兩日公開批評中國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周三(26日)在上海出席中美關係研討會時表示,中國通過提供導彈和其他武器技術來支持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是一個「重大錯誤」。
伯恩斯又指,俄羅斯的入侵行動邁入第三年,已成為歐洲的「生存危機」。伯恩斯說:「我們認為,允許數以千計的中國公司向俄羅斯輸送如此眾多的零部件、技術組件、微處理器和硝化纖維,從而為這場殘酷的戰爭鞏固和加強俄羅斯聯邦的國防工業基礎,這是一個重大錯誤。」
伯恩斯的言論是在一場以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為中心的研討會上發表的。伯恩斯在研討會上稱,中國「不是中立的,她實際上在這場戰爭中站在了俄羅斯一邊」,並補充說,北京支援俄羅斯國防工業的決定違背了中國長期以來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持。
這是伯恩斯繼在昨日刊登的《華爾街日報》訪問中批評北京煽動民族情緒,導致中國社會仇外氣氛一再高漲後,再度公開批評中國的外交政策。
伯恩斯在該訪問中稱,中國政府違背了拜登和習近平去年在三藩市見面時,就增強兩國人民交流所作出的承諾,不停煽動中國民眾的反美情緒,並用盡各種方法,阻止美國使領館接觸中國民眾。伯恩斯更不滿中國當局,沒有公布早前在吉林向四名美國大學教師發動「孤狼式」襲擊的施襲者的動機。
在華盛頓,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 )表示,國務院「絕對」同意伯恩斯在訪問中所說的「一切」。米勒說:「當中國政府騷擾在中國的美國公民,或騷擾試圖參與美國活動的中國公民時,這讓改善民間關係變得非常困難。」
中國外交部反駁伯恩斯的指控不符事實
中方對伯恩斯的最新言論沒有立即做出反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三(26日)反駁伯恩斯,表示中國阻止中美公民互動的指控不符合事實。她說:「干擾和阻礙兩國人文交流的是美方,不是中方。美國以國家安全為藉口,無端滋擾盤查遣返中國赴美留學生,給當事人造成極大傷害,製造了嚴重的寒蟬效應。」
中國一直堅稱不會向俄羅斯提供直接軍事援助,但在整個俄烏衝突期間,習近平和普京的合作越趨緊密。中國是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購買國,提供了現金流支持莫斯科的戰時經濟,減輕了西方制裁的打擊損傷。中國亦向俄羅斯大量出售軍民兩用設備,導致多間中國及香港企業受到美國和歐盟制裁。
記者:江穎(華盛頓)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