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危機引發連鎖效應,新加坡近期港口出現塞港,新加坡正透過提高碼頭處理量能,盼改善塞港情況。圖為遊客從瞭望台拍攝海上船隻航行。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攝  113年7月4日
紅海危機引發連鎖效應,新加坡近期港口出現塞港,新加坡正透過提高碼頭處理量能,盼改善塞港情況。圖為遊客從瞭望台拍攝海上船隻航行。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攝 113年7月4日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4日專電)紅海危機引發連鎖效應,新加坡近期出現塞港情形,約9成貨櫃船未依預定時間抵達港口。為此,新加坡正透過重啟泊位和船塢等措施提高碼頭的處理量能,加速化解塞港情形。

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去年底開始攻擊進入紅海準備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貨輪,許多往來亞洲、歐洲與美國東岸的船隻繞道非洲南端,除了運輸成本與航程增加外,也造成路線沿岸港口擁塞。身為亞洲航運樞紐的新加坡,也因過多貨船改道整裝卸貨轉運,導致船隻泊靠時間拉長而塞港。

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交通部長徐芳達在答覆國會相關提問時表示,約9成貨櫃船未依預定時間抵達新加坡港口,高於去年平均的77%。

徐芳達指出,已經重啟吉寶碼頭(Keppel Terminal)和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碼頭的泊位和船塢,今年以來,新加坡港務集團(PSA)提高所有碼頭處理量能,並將在接下來幾個月內繼續提高量能以滿足需求。

今年1月至5月,新加坡港口的貨櫃吞吐量年增7.7%,從去年同期的1570萬TEU(20呎櫃)增至1690萬TEU。徐芳達表示,貨櫃吞吐量的強勁成長及船運公司依賴新加坡為轉運港口,反映全球航運業對新加坡身為樞紐的信賴和信心。

大士港(Tuas Port)今年有3個新泊位投入運營,其中一個剛投入使用,另外2個將於10月和12月相繼投入,新加坡港務集團預料將加速擴大處理量能。

紅海危機短時間內恐怕難解,迫使航商繞道南非好望角,部分船隻為了避免耽誤行程被迫跳港,新加坡港口的貨櫃處理量因此大增,正面對疫情以來的嚴重影響。(編輯:韋樞)11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