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後貴金屬何去何從 日本部分地區變賣當財源
(中央社東京12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部分公營火葬場保留撿骨作業結束後殘留的骨灰空間日趨不足,有些地方政府因此決定把骨灰中的貴金屬拿去變賣,並把所得當作修繕財源。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撿骨作業結束後剩餘的骨灰被稱為「殘骨灰」。
根據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說明,「墓地埋葬法」並未規定要如何處置「殘骨灰」。公營火葬場的「殘骨灰」要如何處理,則交由各地自治體(地方政府)決定。
由於日本社會持續高齡化,殯儀館等地保管「殘骨灰」的空間不足,減少「殘骨灰」的過程中,則會分類出金牙、銀牙、人工關節等含有貴金屬的物品。
而日本經濟新聞詢問日本全國20個政令指定都市與東京都後得知,京都市、大阪市、橫濱市等17個自治體選擇變賣。
京都市政府2022年度起開始變賣市營火葬場「中央齋場」保管的「殘骨灰」中的貴金屬,2023年度時變賣過去保管以及新產生「殘骨灰」中的貴金屬,分別為黃金17公斤、銀57公斤、鈀19公斤等,總額約3億日圓(約新台幣6200萬元)。
而京都市政府則把變賣所得用來整修殯儀館空調與火化爐等設備。
不過考量死者與家屬等人的感受也不可或缺,京都市政府選擇重視死者尊嚴與家屬想法的廠商承辦這些業務,並另外利用其他專用空間保管貴金屬等物品之外的「殘骨灰」。
而許多火葬場也面臨不得不整修等課題,不過在財源吃緊的狀況下,不少自治體希望變賣貴金屬補充財源。
埼玉市政府2023年度開始變賣「殘骨灰」的貴金屬,估計賣得約7000萬日圓。市府針對1000名居民實施問卷調查,69%的人回答藉此有助於火葬場營運是「好的」。市府負責相關業務的人員表示,「(變賣貴金屬所得)當作整修火葬場的費用等,希望能提升服務品質」。
而名古屋市2022年度變賣「殘骨灰」的貴金屬,所得為2億995萬日圓,是2020年度1億3860萬日圓的1.5倍。名古屋市府的相關業務負責人指出,「這可能是近年來金價上漲的關係」。
另一方面,有些自治體則對此持保守態度,川崎市、相模原市、靜岡市、堺市則沒變「殘骨灰」的貴金屬。
川崎市府表示,「考量家屬的感受完全不變賣」;相模原市府則說明,「這些屬於骨灰的一部分,認為是受供奉與弔祭的對象」。
而評估相關作業的大分市府檢討會議委員會成員宮町良廣(大分大學的教授)則說:「把變賣所得當作修繕費等,改善殯儀館的環境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自治體應該使手續和用途透明化,且必須獲得遺族和居民的理解」。(譯者:楊惟敬/核稿:陳正健)11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