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北市內湖區安康路旁的垃圾山,73年7月13日起火燃燒。中央社記者楊一峰攝 73年7月15日
位於台北市內湖區安康路旁的垃圾山,73年7月13日起火燃燒。中央社記者楊一峰攝 73年7月15日

(中央社網站)1984年(民國73年)7月15日:位於台北市內湖區安康路旁的垃圾山因沼氣起火延燒多日,居民叫苦連天。

台北市尚未興建垃圾掩埋場及焚化廠處理家戶垃圾時,曾直接將垃圾堆置在基隆河岸,日積月累後形成巨大的「垃圾山」,附近地區居民飽受空污之苦。

民國73年7月13日,高達53.86公尺的內湖垃圾山因沼氣起火燃燒,白天濃煙密布高達天際,到了夜晚則火光熊熊、烈焰騰空。燃燒時所發出的惡臭、灰燼,使內湖、南港和汐止一帶的居民叫苦連天。

消防隊和環保局的運水車在垃圾山旁不停地灌救,消防人員甚至戴著防毒面具爬上垃圾山一面澆水,一面剷除燃燒物,希望能夠阻隔火路。

之後北市府在民國74年緊急啟用福德坑掩埋場,並在86年啟動內湖垃圾山清除工程,歷時8年才終於「脫胎換骨」,以綠色大地面貌成為內湖復育園區。

想看更多復育園區的照片,立即到中央社影像空間。1130715

內湖復育園區以垃圾分類、資源回收方式清除垃圾場,歷經8年復育,現為港湖新綠帶。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04年6月5日
內湖復育園區以垃圾分類、資源回收方式清除垃圾場,歷經8年復育,現為港湖新綠帶。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04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