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淨零路徑調整 「綠色新政」變「潔淨新政」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19日專電)歐盟主席范德賴恩提出未來5年施政綱要,顯示主導歐盟達成淨零碳排路徑的政策大框架「綠色新政」將轉向「潔淨新政」,多促進新能源產業,少各種嚴管大限衝擊,亦即多點蘿蔔、少點棍棒。
順利連任的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18日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對她進行同意權投票前,提出了未來5年的施政重點。
由於歐盟的環境政策向來標榜領先全球,過去5年范德賴恩的「綠色新政」(Green Deal)更是展現積極管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的企圖心,然而歐洲議會改選前,歐盟便因農民激烈抗議氣候政策而放鬆部分「綠色新政」方案,使得這套政策的未來倍受關注。
范德賴恩在新政綱中首先強調,所有「綠色新政」的目標都將持續推動,包括歐盟整體在2030年前將比1990年減少排碳55%、2040年減排90%、2050年達成二氧化碳淨零排放,也就是「碳中和」。
不過,她著墨更多的是產業競爭力面向。她表示,「為了具競爭力的產業和有品質的工作機會」,將在第2任期開始100天內提出「潔淨產業新政」(Clean Industrial Deal),聚焦於用最簡單、公平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來實現減排目標。
政綱並提及將推動「產業減碳加速器」法案(Industrial Decarbonisation Accelerator Act),以支持企業朝減碳轉型。
此外還將著力於「潔淨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以確保來自世界各地的原物料供應安全、潔淨能源和潔淨科技合作。
范德賴恩表示,她將使歐盟持續成為全球氣候議題協商的領導者,推動歐盟近來在全球倡議的甲烷排放議題、碳定價,以及再生能源建置和能源效率提升的全球目標。
歐盟並將在2025年巴西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30次會議(COP30)前,提出對全球氣候和能源的願景。
這份政綱被歐洲媒體評為「兩面討好」,因為歐洲議會裡的綠黨和中間偏左的黨團「社會民主黨」(S&D)、中間派「復興歐洲」(Renew),都希望歐盟持續推動積極的「綠色新政」,但范德賴恩本身所屬的中間偏右「歐洲人民黨」(EPP)則以減少企業和農民等受減碳政策衝擊為訴求。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歐洲版就形容她「將綠色政策偷渡到施政計畫,全部以促進經濟和安全的措施來裱框,把無法避免的爭執留到明天再說」。包括許多新提出的政策和法案多徒有名稱而缺乏具體內容。
「歐洲動態」(Euractiv)也批評她「對環境政策提出正面說詞,但很少具體承諾」。例如農民團體批評最力的「綠色新政」之一是將使農業面積縮減的「自然復原法」(Nature Restora Law),范德賴恩在政綱裡絕口不提此法案,只說要「獎勵協助維護生物多樣性的農民」。
另一項受關注的政策調整是內燃機引擎大限。歐盟2022年已通過決定,要求2035年起境內銷售的新車必須是零碳排,等於宣告燃油車末日。
「歐洲人民黨」大選前已表態將推動翻案,不論翻不翻得成,這項決策的內涵已開始鬆動。
范德賴恩在政綱裡表示,達到碳中和將仰賴廣泛的創新科技,例如實現車輛2035年零碳排目標需要採取科技中立的立場,例如透過法規檢討修正,合成燃料(e-fuels)就可在其中扮演角色。
合成燃料是使用電能製造的可燃燒燃料,例如綠氫,德國政府在保護汽車產業下力推此領域,以使燃油引擎在碳中和之下存續,但綠黨和環保團體傾向石化燃料應完全退場、全面改用再生能源,也就是綠能。
可以想見,未來5年歐盟對氣候政策的立場之爭必不會少。無論歐盟碳中和之路是否從綠色能源朝向範圍更寬的潔淨能源調整,范德賴恩的政綱內容已盡力做到「中和」了。(編輯:韋樞)11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