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裝油亂象繼續被揭發 食用油運輸一直欠監管 中國食用油與化工合成油共用運輸工具的醜聞公布後,官方和民間均十分緊張。
中國微博圖片

中國食用油與化工合成油共用運輸工具的醜聞公布後,官方和民間均十分緊張,小粉紅恐慌指要到香港買食用油。大陸財新網繼續作追蹤報道,發現長期以來,無論海運還是內河運輸,食用油都沒有專門的運輸船,和其他油品混裝現象十分普遍。甚至付幾千元就可以買到安全證明,不用徹底清洗。

據財新報道稱,一名食用油專用運輸船船長對一名接洽中的客戶表示,「以前混運沒人管,你裝好白油(化工合成油)運食用油,只要能提供洗艙證明就可以了,而洗艙也不用很嚴格,自己隨便搞一下,再開一個假的洗艙證明,糧油企業也不會細看」。

財新網記者引述一名船舶洗艙公司負責人,揭露運完其他油再運食用油在行業裡很普遍,中間需要洗艙。只要給個1、2000塊人民幣,就可以得到洗艙證明。

自從新京報於月初揭露食用油混運一事之後,所有糧油企業都在整改嚴查,當局也開始嚴查,所以目前洗艙證明也不好取得。

據這名船長介紹,以前假的洗艙證明最多只要付3000元就能取得,現在就貴了三倍以上,所以現在很多食用油船索性不接單了。

據中國海關數據,2023年,中國進口各類食用植物油合計為1111.7萬噸,按年增38.7%,最主要的油品是棕櫚油和菜油。內河方面,據長江海事局數據,2016年,長江沿線植物油運輸量達到600萬噸。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