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航線】嫌國泰復常慢 政府將設誘因予其他航空公司 評論:航空樞紐地位已拱手讓人
《南華早報》上周五(12日)刊出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的訪問,文中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港府將於本週宣佈吸引航空公司在香港開設航線的誘因,又指「我們不會再等國泰」、「國泰復常的速度太慢」。有財經評論員指香港航運業面對的問題,不是有人買不到機票,而是旅客來香港可以做什麼。香港在疫情後比區內其他城市遲開關,已將航空樞紐的地位拱手讓人。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7月12日《南華早報》的訪問中表示,「香港將於今年底回復疫情前的航空運載量」、「不會依賴國泰,正尋求中國和海外的其他航空公司,恢復或增加服務」,又指「對國泰去年冬季取消航班的數字感到失望」。因為機師人手不足,國泰航空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取消了786班航班,佔總航班數目多於4%。國泰原定於今年底回復至疫情前的運載量,已將目標延至明年第一季。
對政府急於「搶航線」,財經評論員利世民表示:「其實沒什麼人投訴因為買不到機票,所以不來香港。最後就是說,來香港到底做什麼?」美元強勁,連帶港元滙率高企,令旅客來港意欲下降,「香港現在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對旅遊業非常不利,就是港幣實在太貴。這件事不是香港可以控制的。」
以往香港是區內航空樞紐,但香港在2022年底才放寬旅遊限制,比區內其他城市遲。經常來往北美和亞洲的利世民觀察到長途旅客的飛行路線已改變:「以前的習慣是飛香港,然後轉去新加坡。現在他們已經轉了,從美國過來,可能就在仁川或者日本。」日元貶值,令在日本機場的競爭力上升,「航道上的改變一旦出現了,你要將事情扭轉,其實要提供一個頗大的折扣予人。」以往香港有直航機連接西雅圖和華盛頓,在疫情後未有復航。
機管局經常強調香港在地理上的優勢,在飛行範圍5小時內的地區,已涵蓋世界一半人口。利世民指這既是優勢,也是詛咒,「其他競爭對手,只要建立了成為樞紐的話,一樣有這種先天的優勢。所以大家一直都嘗試去爭這個地位,因為你一拿到,就有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但是自從一場疫情,你遲了開關。當時政府沒有能力向北京說不。那一年之間,就將香港整個空運業打回原形。」
分析:打鑼打鼓拉客做給北京看
除了客量,航線能否盈利,貨運亦是關鍵。以往香港作為貨物出入中國的橋樑,利世民認為未來增長並不樂觀:「空運最主要是一些單價比較大,但不太笨重的貨物,通常就是電子產品,這是現在中國非常出事的一個範疇。」利世民認為,香港政府應思考還有什麼貨物有條件使用空運,「但是講真,政府就算想,他們能做的事情不多。香港政府其實是很受到北京的各種政策方向所影響。香港政府已經沒有自主性,很多政策,也不是因應香港本身的需要,包括對於航空公司這個問題。」
政府罕有地「打開口牌」向航空公司招手,但具體措施如何,運輸及物流局在截稿前未有回覆。利世民表示:「我相信它唯一可以提供的,也就是『便宜』。」可行的誘因,包括減免機場着陸費、地面服務費、停泊費等,「但航空業的圈子很小,你靜靜跟航空公司談,沒有人知道你開什麼價。所以我覺得特區政府打鑼打鼓地說這件事,是又一次做事給北京看。」
三跑黑洞難填
港府的數據顯示,從2023年4月至今年3月期間,香港機場的升降量達31萬架次。三跑系統將於今年底全面啟用,運載量屆時會增加50%。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估算,到2030年, 香港機場每年可容納的升降量將超過60萬架次。利世民指:「現在它要跑數,沒有生意就便宜一點。」但三跑系統造價達1,415億港元,「機管局面對的財政壓力,都是現實的。你建三跑時,大家已警告機管局和政府,要丟一筆這麼大的錢,做這樣的資本支出(CapEx),是不是能回本?」
開中東航線為滿足政治需求
中國高舉「一帶一路」政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7月7日的網誌再次提到,「期望國泰拓展航線,配合國家『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設。」國泰早前宣佈,將於10月開通往來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的直航航班。「北京叫你開多些去中東的航線,國泰也是盡量配合。開了一個利雅德,希望你不要再吵。問題是香港開去沙特阿拉伯有沒有需求?」
中東的航空樞紐主要是杜拜和卡塔爾,香港有多班直航機來往這兩個航點。利世民質疑利雅德航線的競爭力,「人家不是只客運,還有貨運。這種hub & spokes (軸輻網路)的模式一直行之有效。香港特意要直航利雅德,問題除了有沒有客,還有有沒有貨運呢?」「如果國泰每次都為了要滿足這些政治需求,而做各樣的事情,最大的問題就是,你都是一家上市公司,那你不用跟股東問責嗎?」
疫情前,國泰及旗下港龍航空在全球共有119個直航航點。國泰航空主席賀以禮(Patrick Healy) 今年6月出席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年會時表示,國泰已恢復疫情前8成客運運力,航班覆蓋80個航點,預料明年初可恢復至90個。除了利雅德,國泰在2024年亦增加了印度真奈、與斯里蘭卡科倫坡、澳洲開恩茲及寧波的航線,並恢復了巴塞羅那的航班。
利世民指國泰現時手握若干航權,但沒有使用,「國泰用不了,不代表它願意放出來。去到最後就是,政府沒有其他方法要國泰交出這些航權。如果有其他航空公司說:你國泰不做,我來,政府是要想辦法,將這些資源重新調配一下。」 至於有多少航線的航權未有使用,國泰在截稿前未有回覆。
2020年,國泰因為受疫情重挫而推出390億港元的融資方案,港府參與其中195億元優先股發行,並提供78億港元備用過渡貸款。國泰在7月初宣布,已向港府回購全部優先股。期間港府共獲得利息40億港元。利世民表示,「在疫情問政府拿錢的,何止它一家?拿了錢之後就要聽聽話話的話,香港就沒有人做正當做生意了。」
編輯:陸南才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