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監察」倡BN(O)學生交本地學費 港生因學費貴考慮回港升學
人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上周發表「英港政策路線圖」簡報,向英國新政府提出五大要求,包括制裁港府官員、擴大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申請資格等,更爭取讓BN(O)學生以「本地生學費」升讀大學。有在英學生組織估計,未來兩三年,每年會有1500至2000名在英香港學生合資格升讀大學,但高昂的英國大學學費或令年輕港人被迫停學,甚至考慮回港升學。
「英港政策路線圖」促工黨新政府回應五大要求
新一屆英國國會履新,由工黨取代保守黨控制國會及唐寧街內閣。人權組織「香港監察」發佈《英港政策路線圖》,要求新一屆國會及政府繼續監察及回應香港局勢。《路線圖》提出五大要求,包括審視港府駐倫敦經貿辦地位、制裁港府官員以及應對在英港人社群遭受的跨境鎮壓,以及向匯豐銀行等英國金融機構施壓,讓港人提早取回強積金。
而影響較廣的要求,包括維持及擴大BN(O)簽證資格,讓1979至1997年期間在香港出生,其父母當時未為其申請BN(O)護照的港人,可以申請BN(O)簽證;以及容許經BN(O)簽證計劃移居英國的香港學生,可以「本地生學費(Home Fee)」入讀英國大學,即每年繳交最多 9,250英鎊的學費,而非現時所要求的11,400至38,000英鎊的「國際生學費(International Fee)」。
香港監察:BN(O)港人被剝奪英國海外公民同等待遇
簡報提到,幾乎所有其他有權歸化為英國海外公民(BOC)的英國海外屬地居民(BOTC),自2007年已毋須再繳交「國際生學費(International Fee)」,但只包含港人的BN(O)簽證,卻因為97主權移交的歷史原因,而被剝奪應有待遇,認為BN(O)港人及其後代不應被視為普通海外留學生。
學費高昂 有港人考慮暫時停學
在英香港組織Hong Kong Student Alliance(HKSA)估算,未來幾年每年至少會有1500至2000名在英香港學生合資格升讀大學,但「國際生學費」的重擔困擾不少在英港人家庭。化名T的香港學生高考後理論上可直升大學,其胞姊也正以國際生學費在英讀大學,但她正考慮在高考後停學一年或以上,待「間隔年(Gap Year)」後取得永久居留權資格,再以本地生學費升讀大學。
T說:「其實(家人)負擔兩個國際生學費是足夠的,但不想給,因為真的貴很多、差三倍。其實Gap year可能只是一兩年的事,為甚麼要付三倍價錢?我父母在英國上班、他們有納稅。」
學生組織:有BN(O)學生考慮回港升學
HKSA發言人Clark Leung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現時因經濟原因而向組織求助的個案,以考慮Gap year為主,但有5至10個求助個案,正考慮回流香港升讀大學。不過他補充,撇開政治因素,以往亦有不少香港學生認為部分工種如醫生、護士等,在香港收入較高,而選擇在英國完成中學課程後,就回港升學。
蘇格蘭容港人定居3年後免費讀大學 學生組織爭擴至全英
蘇格蘭政府2023年5月修訂政策,容許BN(O)港人在當地居住滿3年後,可享與本地學生相同的免費高等教育待遇。Clark認為「三年界線」對各方比較公平,但工黨上台後能否成功爭取相近待遇,就需要視乎更多因素。
Clark說:「我自己會多看幾方面,包括英國現今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狀況。如果可以爭取,我們HKSA的立場當然會繼續向政府爭取移居滿3年,就可以本地生學費及生活費貸款(Maintenance Loan)讀大學的權利,因為說到底,英國國民(海外)都算是一個英國人。我們就算要等5年,都已經很影響到部份很有心讀大學的朋友。」 Clark透露,自己亦經歷過Gap year階段,而停學一段時間後,重返校園時需要時間適應,幸而學校會提供不同方面的支援。
「香港監察」曾倡仿效蘇格蘭 或繳國際生學費
「香港監察」今年3月發表的專題報告亦曾提出兩項建議,包括仿傚蘇格蘭政府的做法,或容許BN(O)學生分期繳交國際生學費。
現時部份歐洲國家的公立大學,如巴黎城市大學(Université Paris Cité)、巴黎薩克雷大學(Université Paris-Saclay)的國際生都毋須繳交學費;德國所有公立大學亦是免學費,但非歐盟學生在部份州份每學期須付約1500歐元學費。
記者:梁銘康(曼徹斯特) 編輯:李家明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