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调查: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宫,通胀会比拜登连任更严重
前总统特朗普承诺将进行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法移民遣返行动。
图片来源:Rebecca Blackwell/Associated Press
拜登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退选压力。不过,经济学家对通胀和利率的看法似乎主要受特朗普政策偏好的影响,尤其是在贸易和移民方面。如果换一个民主党候选人,经济学家的看法不太可能有大的改变。
特朗普提议对进口商品全面征收10%的关税,并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60%或更高的关税。他还承诺展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法移民驱逐行动,这可能会减少某些行业的劳动力供应。
拜登已采取多项措施允许非法移民留在美国。他还发布了旨在减少非法越境的行政措施。
这还取决于国会和法院
我们无法知道特朗普和拜登的哪些政策会得到实施。这将取决于国会的人员组成和其他考量,如诉讼。例如,特朗普驱逐寻求庇护者的计划很可能会在法庭上受到挑战。
咨询公司Naroff Economics的负责人Joel Naroff说:“很难说,他说的很多话都很极端。” Naroff认为,如果拜登执政,通胀会更高,而如果特朗普执政,赤字和利率会更高。
此外,与商业周期和外部冲击(如油价和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相比,总统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通常要小得多。
自拜登于2021年1月上任以来,消费价格上涨了19%,这主要是由于政府支出大幅增加(其中一些是在特朗普执政期间颁布的)、商品和劳动力短缺以及新冠疫情后供应链受到严重干扰。在特朗普担任总统的四年中,物价上涨了7.8%。
周四,美国劳工部公布,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的同比通胀率从5月份的3.3%降至6月份的3%。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到12月通胀率将降至2.8%,到明年年底将降至2.3%。
经济学家平均预计,经通胀因素调整后,今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7%,低于2023年的3.1%(基于第四季度与上年同期的比较);到2026年,失业率将保持在略高于4%的水平;未来一年,就业岗位将每月新增约13.1万个。平均而言,他们认为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28%。这些预测与《华尔街日报》上一次在4月份进行的调查基本持平,当时经济学家们认为今年GDP增长1.7%,经济衰退可能性为29%。
51%的经济学家预计特朗普上台后联邦预算赤字会增加,22%的经济学家预计拜登上台后赤字会增加。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初期,他和国会共和党人下调了个人税、企业税和遗产税。其中一些措施将于2025年底到期。特朗普希望将这些减税政策全部延长,而拜登则将允许针对美国最富有人群的减税政策到期。拜登还将提高企业税率以及其他几个税种的税率。
赤字扩大往往会给通货膨胀和利率带来上升压力;59%的经济学家认为若特朗普主政利率会上升,16%的经济学家认为拜登主政利率会上升。但几位经济学家强调,这两位候选人都没有表现出对控制赤字的很大兴趣,尤其是在所属政党控制国会的情况下。
“我认为,无论下一任总统是谁,我们都很有可能出现巨额赤字,”德银证券(Deutsche Bank Securities)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atthew Luzzetti说。“更大的通胀差异很可能来自贸易等政策。”
德意志银行估计,特朗普提出的那种普遍关税措施将使整体物价上涨1%至2%。Luzzetti说,相比之下,近年来的大量移民可能通过缓解疫情后的劳动力短缺,使通胀率降低了多达0.5个百分点。
以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胀率在6月有所放缓。
图片来源:SeongJoon Cho/Bloomberg News
一些经济学家提到了特朗普试图遏制美联储独立性的风险。在第一任总统任期内,特朗普经常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表示不满,鲍威尔拒绝了特朗普的降息要求。据《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特朗普的一群盟友正在制定计划,以便让他在当选总统后对货币政策拥有更多发言权。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拜登连任将推高通胀、赤字和利率,主要是因为民主党人热衷于政府支出。拜登的支出计划包括一项经过扩大的儿童税收抵免政策。
Santander首席美国经济学家Stephen Stanley认为,与四年前相比,民主党和共和党在贸易和移民问题上的分歧减少了。他指出,由于参议院的反对,特朗普未能在2019年使其忠实拥护者进入美联储。与拜登提名的人选相比,特朗普仅存的已经过确认的两位理事提名人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和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普遍更倾向于加息。
“我对看到的许多更极端的事情持保留态度,”Stanley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特朗普的政策会朝着推动通胀率上升的方向发展,但我不认为差异会很明显。”
本世纪初,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帮助美国降低了通胀,但美国制造业为此付出了代价。随着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再次激增,这则视频解释了当下的局面与十多年前有何不同,以及这对美国就业意味着什么。封面图片来源:Waldo Swiegers/Bloomberg New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Interactiv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