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只有2600億元,創近15年新低,遠差過市場預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7700億元,遠低於預期的逾萬億元。人民銀行主管媒體《金融時報》指出,金融數據「擠水份」對總量指標產生影響。

不過,華僑銀行香港經濟師姜靜認為,數據反映內地家庭和企業持續去槓桿,欠缺投資意欲,對經濟前景展望疲弱,內需未能持續支持經濟增長,認為當前主要是信心問題多於流動性問題。

姜靜指,雖然中央推出一系列刺激消費措施,但實施力度和進度不及預期,有不少財政支出最近才開始加快,認為中央或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和更直接地推動市民消費。她說,以舊換新等政策,對提振消費意欲的影響較間接,派發消費券可以帶來傳導作用,特別是最近手機和家電產品出現價格戰,消費券可以紓緩消費品的價格壓力之餘促進內需。

她估計,外需帶動出口將令今年內地經濟增長仍能達到4.8%至5%,但要留意最近出口表現不錯,當中或涉及提前應對潛在的貿易摩擦,要關注下半年美國總統大選可能帶來的貿易風險。

至於內地明日公布7月多項經濟數據,市場預期零售銷售或有改善,工業生產及固定投資增速則與6月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