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7月中国PMI数据显示制造业状况恶化
7月份,一项衡量中国工厂活动的非官方指标九个月来首次跌入萎缩区间。
图片来源:str/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财新智库(Caixin Insight Group)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说,外部需求继续增长,但增速略有放缓。王喆说,总体而言,海外市场需求稳定。
尽管总体指数明显下降,但就业指标依然稳定。
王喆称,7月份,制造业劳动力市场连续第11个月萎缩,但萎缩幅度很小。
展望未来,一些受访企业表示相信新产品的投放会促进销售。7月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回升,但仍低于长期均值,王喆说,这反映出市场乐观预期不强。
周四出炉的数据与一个相应的官方指标方向一致;该官方指标从6月份的49.5小幅降至7月份的49.4。与官方数据相比,财新PMI涵盖更多民营和出口导向型企业。
这些衡量中国制造业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出炉前,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经济放缓幅度超过预期。
自那以来,疲软的经济势头已促使中国央行降息,中国国家发改委也承诺提供更多财政支持,以刺激消费和投资。
在财新的王喆看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乐观预期不强,仍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王喆说,政策措施应着力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加大刺激力度,确保前期政策有效落实,释放市场活力。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今年过半之际,中国经济增长有望实现5.0%的年度目标,但增长势头正在迅速减弱。
该机构表示,中国经济正努力摆脱其史上最长的通货紧缩时期之一,这意味着未来将出台更多宽松政策。牛津经济研究院预计,今年余下时间中国将进一步降息和放松财政政策。
牛津经济研究院表示,投资、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可以支持下半年经济稳健增长,但由于需要继续管理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财政扩张的幅度终将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