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車電池安全不足 寧德時代董事長:如不解決後果災難性 曾毓群希望業界建立絕對的安全標準紅線,「競爭先放在一邊,把消費者安全的標準放在前面」。
粵語組製圖

隨著近年電動車普及,因電池導致起火事件愈發受到社會關注,中國車用電池大廠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直言,當前中國市場上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安全系數遠遠不夠,很多產品號稱安全失效率為百萬分之一,但實際上只有萬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水平,他呼籲業界共同提高安全標準。

曾毓群周日(1日)出席在四川宜賓舉行的「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他在會中引用《央視》的報道稱,中國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火災發生率去年約為萬分之0.96,而中國新能源汽車已超過2500萬輛,所裝載的電池數量達數十億個,按此數字乘以安全失效率,安全風險是「可想而知的」。

曾毓群形容安全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希望業界建立絕對的安全標準紅線,「競爭先放在一邊,把消費者安全的標準放在前面」。他說,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的核心,提升安全的重點是電池,而「高安全」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

一旦起火不要嘗試自行撲救

在中國去年被公開報道的270多宗新能源車起火個案中,碰撞後起火比例約為10%,但在充電或靜止狀態下的比例卻超過50%。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與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共同成立的實驗室指出,除了交通事故、底部碰撞等情況,與電池關聯性最大的起火原因是電池「熱失控」(Thermal runaway)。

熱失控是指當電池出現損壞,電池溫度和壓力迅速上升,隨著可燃氣體釋放起火,一些不當充電行為,包括過度充電、電池底部磨損,或是長時間泡水,都可能觸發熱失控;天津消防研究所副研究員張良提醒,一旦起火,務必第一時間逃離車輛,不要嘗試自行滅火。據統計,從車輛外部見到明火至到駕駛室起火,平均相隔只有64秒。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