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北方水災影響 中國菜價爆升40% 中國北方近日多地出現暴雨,使農田被淹沒,農產品受損嚴重。有分析指,食品價格持續上漲,將進一步影響消費力復甦。
美聯社圖片

中國北方近日多地出現暴雨,使農田被淹沒,農產品受損嚴重,連帶各地蔬菜價格大漲,部分漲幅達到了四成。有分析指,食品價格持續上漲,將進一步影響消費力復甦。

據《紐約時報》周一(2)報道,中國北方8月下旬遭受連日暴雨,許多農民對突如其來的大雨毫無防備,農田被淹沒,茄子、黃瓜和高麗菜等農作物幾近絕收,損失慘重。

報道指,今年全中國各地天氣模式的變化令人措手不及,洪水比往常早了兩個月來到南方,然後蔓延到夏季往往較乾旱的北方和東部省份。中國各地的蔬菜價格飛漲,有些漲幅達到了40%,為五年來的最高水平。由於中國經濟的放緩,令消費者吃不消、捉襟見肘。

報道指出,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已在應對經濟增長放緩上面臨困難,有時還出現了價格普遍下跌的通貨緊縮情況。但當食品價格上漲時,消費者花在其他商品上的錢會減少。

報道引述美國華盛頓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中國項目高級研究員劉宗媛分析,在經濟已經低迷的情況下,如果食品價格長時間持續上漲,家庭的消費能力將受到損害。不過,劉宗媛估計在雨季過後,價格會進一步回落。

極端天氣對於食品價格的影響不僅對中國人民來說是挑戰,對於中國的領導人而言,糧食供應問題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必要條件。而且,他們還想讓人民增加消費品支出,以提振低迷的整體經濟,而不是在食物等必不可少的支出上花更多的錢。

氣候變化正在徹底改變世界各地的糧食供應鏈,這個問題在中國尤其敏感,歷史上,中國曾因饑荒引發動亂,因此國家領導人長期以來把糧食安全作為一個政策重點。

報道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在7月下旬緊急召開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部署防洪救災工作,並且傳達「最大程度減少農業損失,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此外,國務院總理李強也視察救災和防洪設施。

編輯﹕溫曉平 網編﹕李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