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政府最新《香港報告》被指較以往溫和 港府仍以4500字長文反駁

英國政府就香港情況發表新一份《香港半年報告》,提到港府持續針對任何被視作「威脅國安」的行為,正損害香港國際聲譽,又提到「47人 案」、「黎智英案」等政治案審判進度。在結論部分,英方敦促中港政府恪守《中英聯合聲明》,換來港府「反駁隊」深夜以逾4500 字長文反駁。報告其中一章的「當事人」鄭文傑認為,是次報告措辭比以往溫和,指英國政府的對華政策應該隨中共勢力擴張「與時並進」。
過分強調「國安」損害香港國際聲譽
英國外交部周四(12 日)發表第55 份《香港半年報告》(The Six-Monthly Report on Hong Kong),上任兩個多月的外交大臣林德偉(David Lammy)形容香港金融、貨幣及財政系統大致維持獨立,但港府持續針對任何被視作「威脅國安」的行為,正損害香港國際聲譽,又指有意見憂慮港府試圖將其法律延伸域外。
提「47人」、黎智英等案進度
報告先以時間線形式交代香港上半年的重要事件,包括政務司長陳國基1 月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無國界記者駐台北倡議專員白奧蘭4 月中被拒入境等。
其中報告著墨最多的,是一系列與香港司法系統相關的事件,包括立法會3 月通過俗稱「23條」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當中加入「間諜」、「叛國」等新罪行;又記錄了「47人案」、「《立場》案」的裁決,以及多宗與身為英國公民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有關案件的審理進度。
至於人權及自由部分,報告在「新聞自由」部分提到,《自由亞洲電台》及《華爾街日報》在上半年,先後關閉駐港辦公室及亞太區總部;「藝術自由」的部分則提到藝發局撤銷對「香港舞台劇獎」的資助。其餘值得留意的部分,包括香港各級學校進一步實施愛國教育、以及在《公務員守則》中加入「維護國安」條款等。
「當事人」鄭文傑:用辭比以往委婉
報告中關於「針對居英倡議者手段」的部分,提到港府今年6月12日註銷了6 名海外倡議者的特區護照,「當事人」之一、英國港僑協會董事鄭文傑閱畢報告後,認為今份報告一如既往以「記錄事實」方式為主,沒有帶太強烈的主觀語言,但今次用辭明顯比較委婉及溫和。
鄭文傑說:「我們看到過去幾次的半年報告,很明確地告訴大家知道,中方是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的、也『違反』了她們的承諾,她們用的英文字叫做『Breaching、In breach of』;現在我們看到特別是在外務大臣所說的引言裡面,他是提到是『Drift away』,就是『偏離』了《中英聯合聲明》,『越走越遠』的意思。在這個措辭上來說,我們可以看得出是比較溫和的。」
隻字不提「經貿辦間諜案」
今次報告鉅細無遺地記錄香港上半年不同界別發生的事件,甚至包括國泰航空因人手不足而取消航班引起廣泛批評,但關於香港駐倫敦經貿辦5 月爆出的「間諜案」,其中一名被告懷疑自殺身亡這件國際熱話卻隻字不提,鄭文傑推斷是因為案件並非在香港本土發生,以及另外兩大考慮因素。

他說:「因為這件司法案件依然在司法程序、在審理當中,所以因為這樣也不方便多加評論,被視為政治或(其他)政府干預司法案件,所以她們也比較少說這些事情。我們用政治角度去解讀,當然這些案件不利於目前英國政府,可能想和中國修補關係,這個整體大方向。所以對於她們來說,也不是一個很『方便』的議題,去拿出來說。」
港府逾4500字長文譴責 鄭文傑籲思考對華政策「與時並進」
報告在總結部分,僅敦促中國及香港政府遵守《中英聯合聲明》,反觀港府「反駁隊」就在香港時間周四近午夜,以超過4500 字新聞稿反駁英方《香港半年報告》,批評英國就香港事務「說長道短」,肆意以政治凌駕法治,妄圖以政治卑劣技倆干預香港依法施政。
鄭文傑指港府反駁越來越強硬,認為英國政府的對華政策應該「與時並進」:「我想英國政府都很明白要知道,就算她在措辭上多溫和都好,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香港政府的回應是依然越來越『戰狼』。會不會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其實也是被人羞辱呢?中共的一黨專政在現在的政治力量上、在現在國際社會的勢力上越來越強大的時候,其實英國政府對外的政策,特別是對中共的政策,需不需要與時邁進、需要更加積極地去處理,甚至抗衡中共越來越明確和擴張的態勢呢?」
港府發言人又強調,英國對香港無主權、無治權,也無監督權,強烈敦促英國認清事實,遵從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立即停止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
編輯:施芷珊 網編:李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