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沉寂多年的中國人偷渡台灣潮,近兩年有增加趨勢,繼去年截獲15人後,上周六(14日)出現今年第二位,避過台灣雷達監視直達台灣本島。軍方前將領認為,偷渡者或是測試台灣邊防漏洞的灰色地帶作戰,台灣應增加無人機偵察,提升偵防能力應對。

海巡人員將偷渡快艇拖上岸。(台灣海巡署提供)
海巡人員將偷渡快艇拖上岸。(台灣海巡署提供)

31歲王姓男子上周駕駛橡皮艇,從中國浙江寧波市,至上周六抵達台灣新北市林口離岸邊10米,在距離岸邊10米自行以手機打電話報案,聲稱「口渴」,當局才發現有人偷渡,但當時艇上仍有20多樽未開的水。這是自6月以來,60歲的解放軍潛艇退役艇長,從福建寧德駕快艇直達淡水後,第二宗逃過軍方和海巡雷達成功偷渡案件。

根據統計,近5年來中國籍人士偷渡來台,主要以金門地區為主。從2019年的5人,到2023年的15人,今年偷渡次數雖然未增加,但目標已轉向台灣本島。

行政院長卓榮泰,要求軍方和海巡加速檢討,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卓榮泰說:「我希望我們的海巡以及我們軍方,都能夠如實來執行這個任務,若是我們發現到我們在相關設備以及科技、人員上面有所不足,政府會即刻檢討,過去發生過案例,我們已經在檢討當中,也許今天這件事情又讓我們感覺到我們速度要更快。」

偷渡客登陸點為「反登陸演練」重要區域

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分析,軍方和海巡分別在離岸24、22和3浬處設立攔截線,中國偷渡客仍可兩度突破封鎖,加上淡水河口、林口海域為軍方近年反登陸演練重要區域,令人懷疑是中國對台灰色地帶作戰的一環。

張延廷說:「他們就在測試我們,你看他重點是在台灣北部,一個在淡水一個在林口,他在測試台灣怎麼樣的防備,其實台灣防備的漏洞蠻大的。因為有多少已經成功上岸,不知道。上一次在淡水的時候,那是撞了船他還上去報案,他沒有撞船的話,有多少人上去(岸)了,這幾年多少人上岸,不知道。」

1993年為中國偷渡客高峰

中國偷渡客在距離林口岸邊10米打電話自首。(台灣海巡署提供)
中國偷渡客在距離林口岸邊10米打電話自首。(台灣海巡署提供)

他指出軍方和海巡雷達,的確可能無法掃描到細小的船隻,台灣仍用越戰時的方式監視海岸,相當落後:「用無人機來做偵防,從平面偵防趕快提升到立體偵防,晚上有熱顯像儀白天有電子光學,無人機在海上飛來飛去就好了。早就應該用無人機,軍方也是一樣,無人機這方面的演習都很少看到。」

據內政部統計,中國偷渡客高峰出現在1993年,共查獲6700多人,到2003年剩3458人,之後逐年減少。分析認為,是與中國經濟開始發展,人民生活好轉有關。而根據台灣《入出國及移民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偷渡客可處5年以下監禁,及罰款新台幣50萬元以下,服刑後將遣返大陸。

編輯:李榮添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