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望大選前達成協議 限制向中國出口晶片技術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白宮希望在十一月總統大選前,與日本協議公布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加強限制晶片技術出口到中國。
路透社資料圖片

英國《金融時報》周二(17日)報道,美日接近達成協議,限制將晶片技術出口到中國。白宮希望在十一月總統大選前,公布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其中包括要求非美國公司需要獲得許可證,才能向中國出售有助於當地科技行業的產品。

報道指,美國拜登政府的官員在過去幾個月,與日本和荷蘭代表進行了緊密的磋商,以建立互補的出口管控機制。這意味着日本和荷蘭公司不會成為美國《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的目標。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指,美國和日本目前已接近達成協議,但一名日本官員警告說由於擔心中國報復,談判情況仍然「相當脆弱」。日本政府憂慮,如果日本採取美國的限制出口管制,中國可能會封鎖關鍵原料,特別是鎵和石墨的出口作為反擊。此前中國已對日本和日本企業發出警告

報道指,日本和美國已討論如何限制中國報復的影響,美國及其盟友在努力尋求對抗中國反擊的問題。

美國的出口管制旨在彌補現有的法規漏洞,並增加限制,反映出華為和其他中國企業過去兩年在晶片生產方面的快速進展。華盛頓希望讓中國更難獲得關鍵的晶片製造設備。這些限制將對荷蘭的艾司摩爾(ASML)和日本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亦稱東京電子)等半導體設備製造業商產生最大的影響。

美國還希望他們限制向中國企業提供服務,包括軟體更新和維護工具,此舉將嚴重傷害中國。

編輯/網編﹕李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