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招商局被美國會點名 與解放軍密切危害國家安全 2022年10月25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貨船在德國漢堡港的貨櫃碼頭裝貨。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在一份美國國會的報告中,被指為潛在國安威脅。
路透社

美國國會「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在本月中發表調查報告,點名三間經營海運生意的中國國有企業,透過投資美國國內的戰略經濟領域,試圖以此對美國施加影響力。報告指,香港註冊的招商局集團(China Merchant Group),及全面收購了由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家族掌控的航運企業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COSCO Shipping),以中外合資企業的方式,控制了美國五大主要港口的日常營運。負責審核該報告的兩位跨黨派眾議員表示,相關國企可以充當中共的政治工具,執行情報搜集等任務,美國急需解除這些國安威脅。

「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穆納理(John Moolenaar)在周三(25日)出席一個華府智庫活動時,強調太多中國公司滲入美國最關鍵的產業和供應鏈中,對美國本土安全構成了不可接受的風險,急需解除這些「上了膛的槍」。

穆納理說:「行動遲緩代價高昂,像所謂的『拆除並替換』這類緊急立法解決方案耗費數十億納稅人的資金,這是戰略上不明智,且財務上是災難性的。因此,我想花些時間闡述為甚麼我們不應該只關注確鑿的罪證,而是應該尋找『上了膛的槍』。」

委員會資深成員克里希納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就引用兩條中國法例,解釋中國政府可以隨時要求私營企業,違反其商業考量來服務國家的利益;北京又可以強制企業成為收集外國情報的工具。

克里希納莫提說:「首先,根據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每一家公司在高層管理中都嵌入了一個中共黨支部,基本上負責營運,並告知管理層如何確保公司的一切行為符合中共的要求。第二個方面是最近出現的一系列法律,主要以《(中國)國家安全法》等形式出現,要求這些公司在涉外情報收集中充當中共的工具。」

超過26個美國政府行政部門及私營組織為有關報告提供資料,調查歷時8個月。

招商局﹑中遠海運部分業務涉軍事目的

調查報告指出,招商局集團為「一帶一路」的主要參與者,其在非洲吉布提營運的港口最初以民用設施呈現,後來擴展為海軍基地。中國解放軍現已在此海軍基地常駐了2000名軍人,該基地還擁有一個可停靠航空母艦的碼頭。

另一個在斯里蘭卡營運的港口,同樣牽涉軍事目的;2022年8月,一艘中國軍事測量船「遠望5號」在斯里蘭卡官員反對下,仍然在該處停靠了一周。美國國防部曾稱,「遠望5號」隸屬於中國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具有監視火箭及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功能。

至於中遠海運就多次向解放軍提供船舶和渡輪,進行軍事運輸和港口登船訓練演習。報告指,2020年以來,已有四艘中遠海運擁有的民用渡輪的船尾坡道經過改裝,以便兩棲作戰車輛可以上下船。

國企海外營運業務掌控美國進出口命脈

另外,招商局集團與中遠海運透過中外合資企業,承接了洛杉磯港、長灘港、西雅圖港、休士頓港和邁阿密港的部分日常營運工作,這五個港口都是美國最繁忙的港口前十名,掌控美國進出口命脈,亦是北美洲國際貿易的主要門戶。

調查報告又指控中遠海運,曾經違反美國和聯合國制裁運輸伊朗石油。在2019年9月,美國財政部因此對中遠海運的大連子公司實施制裁,相關制裁令在2020年1月才解除。

早在2017年,中遠海運進行全面收購由香港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家族掌控,以貨櫃、運輸及物流為主營業務的東方海外(Orient Overseas Container Line ,簡稱OOCL)期間,東方海外被美國司法部和國土安全部聯合要求,出售一個長灘港碼頭﹑46億美元的租借項目,並在2019年達成協議,由一個美國財團以17.8億美元收購。

報告中第三間被點名的國企是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Zhenhua Heavy Industry Co. Ltd.,簡稱ZPMC)。

調查報告指控,振華重工掌控了美國八成的港口起重機市場,並以此美國港口營運者施壓,要求嵌入遠端連接技術,使北京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獲得對這些機器的訪問權限,使其面臨間諜行為和干擾的風險。

關島網絡安全存「關鍵安全缺口」

報告也有花一個章節關注,台灣海峽或菲律賓海一旦有軍事衝突,可以成為美國駐軍基地的關島。報告特指,關島港的戰略地位未被美國政府部門廣泛認同,導致該港口及相連的電網和機場無法穩定獲得聯邦政府撥款,維護或改善網絡安全,並避免在港口安裝中國製造的設備。

在2023年初,一個與中國政府有關的黑客組織「Volt Typhoon」攻擊了關島的關鍵基礎設施,暴露了該島在網絡安全上存在重大漏洞。報告發現,關島港在網絡安全上仍存「關鍵缺口」 。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