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聯手製造無人機 打造「非紅供應鏈」 2019年11月13日,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在加拿大展示一款無人機產品。大疆聲稱擁有全球七成的無人機市場份額。
路透社資料圖片

據《紐約時報》報道,出於對中國大規模生產無人機實力的擔憂,美國和台灣的公司及政府官員正在努力聯手製造無人機,以抗衡中國產業主導地位。

由美國在台協會(AIT)和商務部國貿管理局(ITA)組織、超過20多家美國無人機製造商所組成的訪問團周三(25日)結束為期三天的訪台行程。訪問團成員除美國商務部外,還包括國防部防務創新單位,以及國防部微電子研究與工程部門的官員。據悉,由於在台行程和會議討論內容涉及敏感的台美軍事合作,該訪問團在台的動向全程未對外公開。

《紐約時報》周三報道稱,由商務部國貿管理局組織的貿易代表團,是華盛頓和台北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商用無人機製造商的事實,被喚醒的最新跡象。軍用無人機有可能削弱台灣抵禦中國的入侵或攻擊的防禦能力。台灣計劃增加軍用無人機的數量,以降低這種風險。

報道指,台灣官員希望台灣能成為美國及其盟友的無人機供應鏈中更重要的參與者,重複台灣在生產先進半導體方面取得的成功。美國官員希望利用台灣的製造優勢,減少美國對中國製造的無人機及其零部件的依賴。雙方都在借鑒來自烏克蘭戰場和其他交戰地區的經驗教訓,無人機已在這些戰場上成為發動攻擊和監視敵軍的重要工具。

不過,報道亦指出,美國大部分軍用無人機的生產依靠國防承包商,這或會阻礙台灣在無人機的發展雄心。美國政策制定者也或會對過度依賴台灣的無人機零部件持謹慎態度。有些人擔心工業秘密會洩漏給中國。如果台灣被中國封鎖或攻擊的話,美國的無人機製造商可能會失去重要零部件的供應。

據台灣國防部稱,中國軍用無人機已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台灣附近的天空中,曾繞台灣本島飛行。中國在美國和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商用無人機銷售中佔據主導地位,其中以大疆為首,該公司聲稱擁有全球七成的市場份額。

據報,今年6月,美國國務院為一間美國公司向台灣出售720架無人機開了綠燈。

編輯/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