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為港人發聲 英工黨議員衛倩婷任外交官後出席中領館10.1招待會 英工黨議員衛倩婷任外交官後出席中領館10.1招待會。有在英港人感到失望,促請英國政府與華交往時不要犧牲人權。
粵語組製圖

中共「十一」建政75周年前夕,中國駐英國大使館舉行招待會,英國外交部政務次官衛倩婷出席並發言,引來關注。她獲委任官職前被視為對華鷹派議員,不時發表批評中共和支持香港的言論,又經常出席在英港人活動。對於她出席中國使館的招待會,有在英港人感到失望,認為英國新政府正調整對華政策,促請英國政府與華交往時不要犧牲人權。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周三(25日)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根據大使館的公告,英國外交部政務次官衛倩婷(Catherine West)在會上代表英國政府致辭,同場還有各國駐英使節、在英華僑華人、中資機構人員及中國留學生代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舉行招待會,大使鄭澤光在發言中宣揚「新中國」如何「擺脫外敵欺凌的恥辱歷史」,在中共領導下「創造偉大成就」。(中國駐英大使館相片)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舉行招待會,大使鄭澤光在發言中宣揚「新中國」如何「擺脫外敵欺凌的恥辱歷史」,在中共領導下「創造偉大成就」。(中國駐英大使館相片)

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在發言中宣揚「新中國」如何「擺脫外敵欺凌的恥辱歷史」,在中共領導下「創造偉大成就」。他侃侃而談中國的經濟成就,並強調中國「從未主動挑起戰爭」和侵佔別國土地。

至於衛倩婷的發言內容,英中雙方至今未公布。

曾在中國生活  常支持在英港人活動

衛倩婷生於澳洲,擁有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碩士學位 ,90年代曾在中國生活,在南京擔任英文老師,期間學習中文。她1998年移居英國,在2015年當選國會議員。她在工黨在野時期出任影子外交國務大臣,近年頻繁就中、港人權議題發聲,包括在2022年就中國駐曼徹斯特外交官毆打香港示威者事件向英國政府施壓,去年又就修咸頓(Southampton)港人示威者被中國留學生襲擊要求官員回應。

衛倩婷今年4月曾出席一年一度的英國港人研討會(RFA圖片)

衛倩婷也經常出席在英港人活動。她今年4月底出席英國港人研討會時提到,她3月訪華期間向中方官員表達對香港情況,以及對英國公民黎智英的關注。她又向在場港人強調「你們可以依靠我們」。

她在今年7月連任議員,並在工黨上台執政後獲委任為外交部政務次官,主管印太事務。

鄭文傑:對工黨政府「調整」對華政策感失望

對於衛倩婷出席中國大使館的「十一」 招待會,在英香港倡議者、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前僱員鄭文傑書面回覆本台查詢,表示感到心情複雜,也對工黨新政府的對華政策「調整」感到失望,認為辜負了大眾對於西方政府應該捍衛人權的期望。

他表示,如果英國政府和中國政府之間的接觸變得更加密切,而無法展現任何具體的人權改善行動,只會加深社會對於政客誠信的懷疑。

英中高官本月頻繁接觸   中國大使:勢頭良好

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在招待會發言時提到,中英兩國擁有許多共同點和共同利益,兩國交流合作符合兩國人民共同利益。他形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和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通電話後,兩國各層級交往「勢頭良好」,並羅列兩國外長、財金官員、能源官員及軍方高層近期頻繁接觸對話的事例。

英國工黨新政府一直強調在對華問題上,會奉行「合作、競爭、挑戰」 的「3C」政策(CooperateCompeteChallenge)。鄭文傑認為,工黨上台後不少訊號都顯示,他們實際上更傾向「盡可能多地合作」,只在「重大且必要時」才對抗。

鄭文傑認為在野黨成為執政黨後,要兼顧政治現實上的經濟、安全等國家利益,而要與極權政府交往也是可以理解,然而這樣會讓民眾認為政客口中的人權只是客套辭令,目的是讓經濟合作議程「少些道德包伏」,會動搖民眾對政客的信心,衝擊民主自由的制度。

他促請英國政府以實際行動,證明其對華政策不會為經濟利益妥協,確保英中交往不會助長極權滲透、侵蝕甚至威脅民主國家體制,並以行動協助改善中國內部的人權狀況。

衛倩婷辭任香港監察贊助人

衛倩婷也曾是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的贊助人。香港監察被中、港當局指控為「反華組織」。衛倩婷7月獲委任官職後,行會成員湯家驊曾質疑她有明顯政治立場,認為她應辭去香港監察的銜頭。

本台周四(26日)查看香港監察官網,贊助人名單上已不見衛倩婷的名字。據了解,她被任命官職後必須辭任香港監察贊助人。

本台就衛倩婷出席中國大使館招待會一事,去信其議員辦公室及英國外交部,其議員辦公室建議記者向外交部查詢,而外交部至截稿前未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