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日電)中國有關部門近日推出刺激經濟重磅措施,陸股應聲連續飆漲,市場情緒興奮。專家說,當前是「強預期弱現實」下的市場反彈,行情可持續性取決於實體經濟改善程度,其中後續增量財政政策至關重要。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等三大財金部門主管上週宣布有利於股市和房市的貨幣金融政策後,陸股連日大漲,截至昨天(9月30日),上證綜指僅用5個交易日就重回久違的3300點,大漲逾20%。

陸媒第一財經今天引述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分析,人民銀行只能提供流動性卻不能解決源頭的需求問題。當前中國企業和家庭債務負擔較重,投資消費的意願及能力不強,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較為突出。

他說,中國政府逆週期加槓桿成為擴大內需的關鍵,只有實體經濟好轉、企業經營改善、居民收入增加,金融市場上漲的基礎才能鞏固。

透過分析9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公報,管濤表示,後續增量財政政策可能會從三方面著手,首先是增加中央政府赤字,增發一般和特別國債。

其次是加大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在此基礎上規範涉企執法、監管行為,改善營商環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從長遠看則要抓緊落實中共20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增強地方自主財力,理順中央和地方財權與事權。

第三,他表示,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對於當前穩增長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將超長期特別國債的使用向促消費傾斜,並出爐一些針對弱勢和困難群體、乃至多孩補貼等臨時和機制性的政策舉措,增強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

管濤說,今年所剩時間不多,對於新一輪財政刺激的力度不宜期待過高。更重要的是現在就應開始謀劃明年如何在科學制定主要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的前提下、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同時,擬定合理的預算赤字目標,保持財政支出強度,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更好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穩增長效能,並兼顧財政可持續性。(編輯:周慧盈/楊昇儒)11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