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T04:43:51.909Z
中國今年9月進出口成長放緩,有專家認為各國對中國的貿易壁壘,可能會成為越來越大的限制。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各方關注中國對台軍演之際,中國海關總署週一(10月14日)公布中國9月份進出口數據,顯示9月出口總額達3037.1億美元,與去年同比成長2.4%,但遠低過市場預期的6%及今年8月的8.7%成長幅度

中國9月進口總額為2220億美元,對比同期成長0.3%,低於8月的0.5%及7月的7.2%,同樣低於市場預期。此前,路透社預期中國9月進口成長約0.9%;彭博社則預期0.8%。

中國海關總署發言人呂大良1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9月出口增速有所放緩,「屬於短期內正常數據波動,主要是受一些短期偶發因素影響」,一方面是受到極端天氣,包含9月兩度有颱風接連在長三角地區登陸,其次則是全球航運不順、集裝箱短缺,及美國東岸碼頭工人罷工等影響。

呂大良引述歷史數據稱,颱風對出口的影響持續時間較長,船隊在颱風後的排期往往會順延,導致出口滯後,並稱「去年9月出口規模基數較高,也制約了今年9月的同比增速」。

路透社分析,有鑑於中國進口的零件中有不到三分之一是用於再出口的商品,尤其是電子工業,此次顯現出經濟疲軟的數據,對中國未來幾個月的出口並不是個好兆頭。

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黃子春認為,雖然中國9月的出口量放緩,但仍保持其彈性,以兩位數的速度成長,「不過(各國)持續增加的貿易壁壘可能會成為越來越大的限制」。

相关图集:不能输给中国:美国采取了哪些限制措施?

10年内禁止在华投资半导体: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该法案包括对芯片行业527亿美元的补贴、对半导体和设备制造25%的投资税收抵免等扶持政策。其最受瞩目的条款之一是,禁止获得联邦资金的公司在中国生产先进制程芯片,期限为10年,违反禁令的公司,需要全额退还联邦补助款。换言之,拿了美国政府补贴的资金,10年内不能在中国投资半导体产业。
禁止对华出口尖端芯片:2022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公布《出口管制条例》(EAR),一年后再度收紧,尤其针对向中国出口高性能芯片和半导体制造相关事宜。重点管控的目标是被用于数据中心的尖端芯片以及用于训练AI的大模型芯片。美国商务部将逐案调查酌情发放出口许可证。这一背景下,2023年10月美国禁止了英伟达(Nvidia)向中国输出先进芯片。
要求盟国配合限制出口芯片制造设备:2022年10月美国宣布对芯片制造设备的对华出口实施新的限制。此后荷兰的阿斯麦(ASML)和日本的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跟进宣布配合美国的限制政策。这些国家如果不严格控制对华出口,华府会动用《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全面阻止相关产品的销售。此前的2022年8月,所有美国设备制造商都收到了商务部的信函,通知他们不要向中国供应用于14纳米或以下芯片制造的设备。
钢铝关税25%:2024年5月14日,拜登总统宣布,对战略性行业加征关税,这些行业包括钢铁和铝。华府启动《贸易法》第301条款,从2024年开始对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从目前的0% - 7.5%提高至25%。
半导体关税50%、电动车100%:白宫划定的战略性行业也包括半导体、电动车以及太阳能产品。半导体产品的关税将于2025年从25%提高至50%。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于2024年从25%提高至100%。锂电池以及电池部件的关税从2024年其从7.5%提高至25%。太阳能电池板的关税将在2024年从25%提高到50%。
起重机、医用口罩手套加征至25%关税:此外,港口起重机的关税从今年起从0%提高至25%;注射器和针头的关税将从0%提高至50%。一些医疗用品如呼吸器和口罩,其关税将从0%-7.5%提高至25%。橡胶医用和外科手套的关税将在2026年从7.5%提高至25%。
哪些法案还在路上?:美国国会夏季休假结束后,众议院将率先讨论并通过一系列涉华法案,其中包括降低对中国生物技术的依赖、禁止中国电动汽车和无人机、限制中国公民购买农田以及恢复一个旨在消除剽窃美国知识产权的项目。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不能输给对手中国”的问题上保持高度一致。众议院投票过后,还要按程序再经参议院表决通过。

黃子春指出,雖然轉向貨幣寬鬆政策或許有助於支持中國貿易夥伴的需求,「但中國出口的成功,正促使其他國家加強貿易限制,這可能會抑制長期出口成長」。

對此,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除了全情經濟增速低於本世紀前20年的平均水平,「部分國家頻繁對我國產品採取貿易限制措施,國內工業、投資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近期也出現了一些波動,也給外貿發展帶來一定的壓力」。

不過,王令浚強調,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未改變,將持續穩定向上、向好,「有信心實現全年外貿質升量穩的目標」。

東協成中國最大出口國

《中國日報》報導,9月份的數據中,東協出口份額大幅上升,超過歐洲和美國,成為中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出口年增5.48%,但低於8月份9.0%的增幅。

美國則超過歐盟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年同比成長2.16%,但低於8月的5.0%。中國對歐盟出口小幅成長1.32%,遠低於上個月的13.4%;對俄羅斯出口則大幅成長16.6%,達到創紀錄的110億美元。

隨著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持續對中國實施貿易限制,歐盟內部雖有分歧,但仍在本月4日,通過了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高達45%額外關稅的提案。

貿易順差收窄

中國海關總署週一公布的數據也顯示,中國9月整體貿易順差從8月的910.2億美元收窄至817.1億美元,低於預期的898億美元。

根據近期一項工廠業者信心調查,中國9月製造業活動大幅萎縮,新出口訂單跌至7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分析師將前幾個月的強勁出口表現,歸於工廠主大幅降價尋找買家。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中國今年4季的出口依然可能保持正成長,「但在外需放緩的背景下,出口下行風險較大」。他補充,製造業活動遠低於過去10年的平均值。

荷蘭國際集團(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預期,疲軟的國內需求繼續拖累進口需求,農業、鋼鐵和化妝品等許多類別的成長在前三季出現萎縮,而貿易順差收窄,可能也難以對本週即將公布的第三季GDP帶來的重大貢獻。

(路透社、彭博社、《南華早報》)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