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質疑「高才通」外國人才少於5% 政府辯稱40%人有外國學歷有助「國際化」 有建制派議員質疑「高才通」外國申請人只有低於5%,勞福局則指40%高才通申請者,都是在外國大學畢業,對於整體國際化有助力。
衛斯攝

港府近年「優才」計劃,原擬兩年批出7萬宗申請目標,但今年已超額逾倍完成。在立法會的會議上,連建制派議員都質疑「高才通」外國申請人只有低於5%,較過去「一般就業政策」的外國申請者少;勞福局避談「高才通」中國申請者數字,僅辯解40%申請人均畢業於外國大學,有助香港人才國際化。

立法會「新來港人才小組委員會」周二(29日)繼續開會討論「高才通」等海外人才宣傳及大灣區人才融合等問題。勞聯的選委界林振昇先質疑「高才通」外國人比例極少,:「據統計,高才通計劃中,外國的人才申請這個計劃是少於5%,他們申請後,實際有沒有來香港,亦不知道,又有人說,現在都沒有甚麼外國人來香港工作,去灣仔的酒吧也很難見到外國人。」

「人才辦」每年開支要逾8.3千萬元,有議員批評「人才辦」網站太過雜亂,以及有英文文法錯誤。(「人才辦」網站截圖)
「人才辦」每年開支要逾8.3千萬元,有議員批評「人才辦」網站太過雜亂,以及有英文文法錯誤。(「人才辦」網站截圖)

勞福局副局長何啟明:「可能林議員覺得在酒吧見不到外國人,但我想這個不是一個元素,可能他們已經不特別喜歡到酒吧。在我們的數據上,所有來港的簽證計劃中,有25%是持外國護照,林議員特別提到,高才通確實是特別受中國內地朋友歡迎,即使是比較多內地朋友,其實當中有40%高才通申請者,都是在外國大學畢業,所以他們對於外國也有很多不同網絡、人脈關係,對於整體國際化,尤其是中央要求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一個助力。」

他又反指,外國人才減少申請,是因為「高才通」總數基數大了。

議員指人才辦網站文章現英文文法錯誤

去年《施政報告》公佈成立的「人才服務辦公室」協助搶人才,每年開支要逾8.3千萬元,選委界江玉歡批評「人才辦」網站,沒有站在外國人才角度設想:「裡面的文章不知是誰寫的,包括做多點運動、學下興趣班我們這個網頁是想怎樣去幫人,是不是應該要站在他的角度去想,他們來到香港,他有甚麼是最想知的?不是叫他們做多些運動。我很希望局方回去,看看生活指南眾多文章,舉例有《融入香港展開新生活》的一篇,不單是一篇,很多篇都是都有這些英文文法上的錯誤。」

選委界江玉歡批評「人才辦」網站,沒有站在外國人才角度設想。(立法會直播截圖)
選委界江玉歡批評「人才辦」網站,沒有站在外國人才角度設想。(立法會直播截圖)

她又點出網站的求職部份,例如銀行請海外高才律師的職位,要在港執業810年,質疑海外高才根本不會做到這些工作。

同時是高才通協會會長的選委界議員尚海龍,就促請當局制定KPI(關鍵績效指標),但人才辧總監劉鎮漢則表示,海外推廣「搶人才」並沒有定下具體「KPI」,並稱因「高才通」等措施在海外認知度很低,認為「多做工作」後便會有成果。 

編輯:溫曉平 網編:陳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