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与空泛是参与各方相互利用的潜规则,看起来宏伟布局的“一带一路”实则外强中干,融资不断收缩。」

特约撰稿人 林安步 发自新加坡

2018年11月15日,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展览上,参观者正在观看展品,上面显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的“一带一路”外交政策。摄:Andy Wong/AP/达志影像
2018年11月15日,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展览上,参观者正在观看展品,上面显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的“一带一路”外交政策。摄:Andy Wong/AP/达志影像

搜索“一带一路”项目,会跳出各类不同的关键词,大到铁路、港口、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小到智能手机、家用电器等消费品,甚至传入东南亚的抖音神曲、中国网文,但凡有些中国元素,似乎都能被称作与“一带一路”有关。

中国官方称,2013年至2023年,10年间,“一带一路”拉动近万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了42万个工作岗位,令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看起来庞大的数据,却缺乏来源和精确度,令研究者们无从下手。例如,中国官方不同口径——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发布的“一带一路”路线地图不完全一致,后者比前者多了非洲的肯尼亚(Kenya)。又如,许多商业投资早在2013年前便已开始,但此后被打上“一带一路”的标签,最知名是列为经典成功案例的希腊,中远集团在希腊的建设开始于2008年。

事实上,中国政府从未明确界定“一带一路”的边界,没有单一预算机构和协调部门,未圈定所指代的具体项目和标准,更缺乏评估机制。直至2019年,中国国家发改委才成立“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2022年首次公开相关预算——部门预算,而非所有项目预算。甚至在“一带一路网”中,也见不到单独“一带一路”项目的数据,取而代之的,是总体进出口额。

模糊是彼此利用的潜规则。一方面,地方政府和自中国出海的企业,希望借以“一带一路”的名号体现得到了中央支持,或表现忠于中国政府利益;另一边,政府则默许了这种滥用,期待以此让“一带一路”看起来像是一个辐射辽阔的宏伟布局。

2023年12月底,《习近平谈“一带一路”(2023年版)》出版。官媒称,“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这个原看起来商业化的“倡议”,成为意识形态建构的一部分,而所谓“实践”更模糊到难以具体评估。哈佛肯尼迪学院研究员 Eyck Freymann 在《一带一路,中国力量遇见世界》(one Belt, one Road, Chinese power meets the world)一书中写到:“基础设施项⽬间的整合程度远不如通常报道的那样。事实上,对中国政府而言,‘一带一路’的实际足迹并不如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政治影响力重要。”

最初,中国媒体曾用“战略”(strategy)描述“一带一路”,后被要求改口为“倡议”,甚至强调对外的英文通讯务必使用“initiative”,而外界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中,则更多将其视为一个“品牌”(brand),是中资企业获得贷款支持的名号,是中国政府建构国家形象的勋章,也是领导人形塑影响力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