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名字在慢慢消失。未来的某天,她们也会不得不放弃支撑多年的理想,放弃对这里的关注和发声吗?」

特约撰稿人 梁屿桐

2019年6月19日,中国南京,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典礼,学生正在拍照留念。摄: Yang Bo/China News Service/Visual China Group via Getty Images
2019年6月19日,中国南京,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典礼,学生正在拍照留念。摄: Yang Bo/China News Service/Visual China Group via Getty Images

引语

2023年6月,网红教师张雪峰直播时的“不要报考新闻专业”系列发言,在大陆网路引起激烈讨论。他随后表态:“新闻专业别的不说,就业是真的不行。”这则发言下聚集了众多刚结束高考的学子,有人声援:张雪峰的建议切实“帮助”了他们志愿填报时的选择。

不久后的一则消息,似乎印证了上述说法。2023年8月,因2015年推出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而遭大陆“封杀”的前央视记者柴静,透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恐怖主义袭击专题新作《陌生人》,随即再次被全网封禁。

柴静曾被誉为“一代新闻学子的引路人”,2013年,她撰写的从业自白书《看见》登上了当年中国图书销售榜首,也激励了许多年轻人报考新闻专业并在毕业后从事记者工作。

两相对比,探讨纷纭。十年间,大陆对“新闻学”的价值引导与学子的主流选择为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一代年轻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成长,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接受信息、理解“新闻”?